1月21日-22日,日本央行召开议息会议。由于日本首相安倍上台以来连施重压让日本央行将通胀率目标设定为2%,并通过“无限量”放松政策以实现这一目标,预计日本央行在此次议息会议上可能会满足这一要求。而这也引发了全球市场的担忧和围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甚至暗批日本正在挑起货币战争。
加大宽松
此前,市场普遍预计日本央行可能在此次议息会议上采取循序渐进的、较为保守的措施,比如增加资产购买规模10万亿日元。而安倍上台后,对日本央行行长白川方明的谨慎作风颇为不满,多次以强压手法要求日本央行配合他提出的克服通缩激进疗法,暗示央行应该无限制地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随后,安倍要求央行与政府就共同克服通缩签署共同协议书,并在协议内容中明确记入“2%”的通胀目标。1月18日,日本财务相麻生太郎、经济再生担当相甘利明与白川方明举行会谈,就旨在摆脱通缩的政府与央行“共同文件”展开磋商。目前尚未就“共同文件”得出结论。甘利明在会后表示,内容正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感觉央行与安倍晋三的想法渐行渐近。据悉,日本央行此次议息会议也将参考本次会谈的结果。
1月18日,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在通胀目标达到2%之前,日本央行会考虑采取非传统的货币宽松政策,包括跟随美联储推出无限量资产购买计划,并考虑废弃0.1%的超额准备金利率下限。目前,日本央行用该利率水平作为货币市场的利率门槛,以防止跌至零水平。
遭遇围攻
日本经济陷入通缩已经整整15年,现在,日本政府准备尽最大努力扭转这个趋势。但日本央行本月公布的一份调研显示,日本人并不喜欢物价上涨。因此,安倍实施“宽松”政令还必须得到本国国民的点头同意。
不仅如此,日本的经济地位和日元在全球汇市扮演的角色,决定了日本的任何一项政策都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安倍的强力宽松、压低利率的态度已引起全球范围对流动性加大的担忧。英国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AdamPosen在FT的专栏评论上写道,“日本(新一届政府)新增的财政刺激措施会增加长期的成本,但并不能解决日本的真正问题:经济回到通缩和日元被长期高估。”
花旗银行近期也发表了一份报告,质疑短期财政刺激成效没有预想中高。花旗认为,财政刺激方案只能创造10万个工作岗位,而不是日本政府预期的60万个。
而IMF甚至暗批日本正在挑起货币战争。1月17日,拉加德在回答记者关于安倍晋三誓言压低日元汇率刺激日本经济的提问时表示,增加国家竞争力有很多种方式,但坚决反对货币战争和货币竞争性贬值。
就连白川方明本人也认为,作为世界经济第三大国,日本短期内纵容本币大幅贬值,势必会对国际金融市场造成一定程度的紊乱。日元贬值即意味着美元、欧元的升值,而欧洲和美国不会坐视不理。
(关键字:日本 央行 资产 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