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3年中国消费指数年增15%

2013-1-25 8:15:34来源:上海商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尽管全球的经济形势并不乐观,但在许多新兴市场仍看到了明显的增长。昨日,经济预测机构经济学人智库(TheEconomistIntelligenceUnit)和消费品、产品和媒体情报提供商英敏特(Mintel)首次合作,共同预测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中不同快速消费品品类未来发展趋势。其中,对中国的预测十分乐观,从2013-2016年,中国的总消费指数预期一年将超过15%。

去年中国总消费占美国15%

昨日由经济学人智库和英敏特发布的这份报告题为“共同趋势下的各国趋势”,研究分析了在未来三年里,中国、印度、墨西哥、土耳其和南非与美国、英国的家庭消费情况会产生怎样的改变。报告指出,在2013至2016年之间,新兴国家的消费者花费将实现每年7.7%到15.2%的增长,其中中国年增长将超过15%。

这一增长水平也将帮助中国的消费规模缩小与美国的距离。英敏特全球消费分析师PeterAyton表示,2012年中国的总消费只有美国的15%左右,但随着中国城市收入的快速增长,到2016年预期中国消费的总体规模能达到美国的33%。

经济学人智库零售和消费品分析师JonCopestake进一步评论:“其中主要的增长品类是家庭产品和预加工食品,这是中国消费者收入增长而空闲时间减少所导致的。”在包括饮料、食品、美容产品、营养保健品、服装零售店等各类消费品品类中,该报告指出,中国发展最慢的将会是服装市场,主要是因为被压低的价格抑制了市场价值,这使得服装市场的年增长大约为13.6%。

预加工食品增速将达20%

在被看好的两大品类中,预加工食品的增长预期会达到每年20%以上。经济学人智库和英敏特的白皮书显示,随着中国经济增长与高度城市化,食品行业将持续发展,未来三年内非传统、更便捷的半成品仍是重头戏,预计其销量会迅猛增长。同时,PeterAyton认为,在中国,食物从未包装转移至全包装也具有很大潜力。例如茶叶市场,最大的变化是从散装茶叶到茶包,这种转变迎合了食品行业对方便和保质的需求。根据目前的市场调查,中国与英国都是茶叶消费大国,而中国茶包人均消费不及英国的1/5。未来,从散装茶叶转向包装茶,供应商们会拥有巨大的商机。

另一个被看好的品类是家用产品,经济学人智库和英敏特均认为,家用产品的整体增长,是为数不多的能侧面反映未来三年经济增长率的指标之一。在昨日发布的报告中,被点名具有显著增长力的是洗涤产品中的洗衣粉。据分析,97%的中国城市家庭拥有洗衣机,洗衣粉和洗衣液的销售量创下了历史新高。但事实上,主要的销量增长来自农村地区。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间,农村地区拥有洗衣机的家庭从1%增至了16%。2011年整个中国洗衣粉市场的价值超过了70亿美元。

这份报告指出,中国消费者极其注重商品价格。在购买洗衣用品时,价格仍然是消费的首要驱动因素。为此,联合利华、宝洁等虽然旗下产品已经进驻中国的超市货架,但还在创立新品牌参与竞争。

(关键字:中国 消费指数 美国 英国)

(责任编辑: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