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铝贵州分公司:创新管理模式 提升资源价值

2013-3-19 10:34:44来源:中铝网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在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对于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来说,手中掌握的1亿多吨铝土矿资源可谓是保障企业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中国铝业总裁罗建川近日在贵州企业调研时指出:“矿山资源是贵州企业的优势所在、希望所在,贵州分公司要把矿山作为推进运营转型管理提升的一个示范点,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2012年10月,中国铝业公司在贵州分公司正式启动了深化运营转型、促进矿山管理提升强化试点工作。3个多月来,贵州分公司矿山公司在矿山管理提升专项工作团队的指导帮助下,着力转变员工观念,推进管理精细化,努力创造效益,在矿山掀起了一场运营转型的变革之风。

转变观念——让全体员工“动”起来

解决思想认识是运营转型工作全员参与、取得成功的前提。为此,贵州分公司矿山公司在全体员工中进行了多轮集中和分层次的运营转型专项工作培训,为矿山干部员工灌输新知识新观念。

“我们运用在培训中学到的转型工具和方法,对怎样提高对辊破碎机链条更换效率这一问题进行研究,通过采用电动葫芦悬挂牵引代替人工牵引,使以前需要10多人工作半天才能完成的链条更换,现在只需3至4人用50分钟就能完成。既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检修工作效率,又减少了停机对生产的影响。”尝到甜头的石灰石矿细粒班班长王国林高兴地说。

“有了问题,员工们不再坐等,而是主动查找根源,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贵州分公司矿山公司经理赵坤一番话道出了运营转型实施以来员工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变化。

全过程参与矿山管理提升强化试点工作的中国铝业企业管理部总经理助理杨海洋深有感触:“实施专项工作,原来是工作团队推着矿山公司走,现在是矿山公司推着团队走。”

精细管理——促矿山生产“顺”起来

2013年1月17日早上8:00,石灰石矿采剥班的员工们换上工作服,就聚集到班组业绩和问题目视看板前仔细查看。“现在有了看板,每天的掘进量、装产量、每台车的运矿量都一目了然,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工作任务和完成情况都一清二楚,工作更简单、更顺了。”采剥班员工喻元强说出了铝看板的作用。而在长冲河矿的配矿看板上,取哪个堆场的矿石,配矿比例是多少,也都清晰明白,员工们只要严格按照看板作业,就能达到供矿质量指标要求。

在运营转型推进过程中,矿山公司干部员工针对问题,强化管理,开始变粗放为精细,变浪费为节约。

配矿是保证供矿质量的重要环节,矿山公司在优化配矿流程上下功夫,实行抓药式配矿,根据预检质量情况,将矿石分级分堆存放,采矿技术人员分别针对高质量和普通质量矿石配比需求,每周制定6个以上配矿方案,结合当天生产情况安排确定最优方案,提高供矿质量。

矿山公司还开展了全员“查找损失,消除浪费”活动,至1月14日,共查找出损失点53个,目前已实施整改18个,减少浪费估算16.7万元。长冲河铝矿区域工程师唐远祥带领工友通过改造,使空压机在停电发生时断油阀与电机同时动作,切断油路避免喷油,两个月来未发生电机喷油事故。

改善项目——助矿山经营“活”起来

2012年12月中旬,贵州分公司矿山管理提升专项工作团队经过两个月的调研,完成了运营转型的诊断报告,确定了17个重点改善项目,并于12月25日正式启动实施,专项工作转入到以矿山公司为主的实施阶段。

近两个月来,矿山公司扎实抓好项目实施,取得初步成效。其中,“加快麦坝铝矿投产达标,提高自采矿量”重点改善项目取得重要进展,目前仅小长冲河矿段日出矿量达200余吨,累计出矿近6000吨;龙滩坝等矿段正在加紧建设的收尾工作;坛罐窑矿段于1月中旬开始出矿。

“优化运输方式,降低铝土矿运输费用”项目,通过增加火车供矿运输量,降低修文外部汽车运输费,每吨矿石可减少运输费用5元。

“石灰石矿砂石砂石综合利用”项目生产线流程重负荷试车已取得成功,并投入生产,月产量可达2.5万立方米,销售前景看好,可望成为矿山公司新的利润点。

到1月底,中国铝业在贵州分公司实施的矿山提升管理强化试点第一阶段工作结束,但矿山管理提升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正如公司总经理、贵州铝厂厂长刘亚平所说,深化运营转型贵在坚持,重在实效,只要我们真信、真学、真用,就可以有效提升矿山管理水平,通过市场化开放型改革在矿山的推进,实现资源矿山价值,收获运营转型的“真金白银”。

 

(关键字:中铝 贵州 石灰石)

(责任编辑: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