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外电6月18日讯,波斯尼亚官方周一签署了一项协议,以此避免该国最大铝冶炼厂和出口商--Aluminij Mostar关闭产能,协议生效后,波斯尼亚政府持有该冶炼厂44%的股权。
该冶炼厂此前宣布将从周一开始关闭产能,因电力成本较高而铝价较低,若工厂关闭,将失去数千个就业岗位,并对原已疲弱的波斯尼亚经济带来沉重打击。
波斯尼亚政府及Aluminij股东将各自持有该冶炼厂44%的股权,并且政府将向该厂提供津贴以维系生产。该协议亦为该冶炼厂提供了吸引小型投资者进行投资的可能性。
Aluminij是南部城市莫斯塔尔地区主要的提供就业机会的企业,该厂有900名雇员,另有数千人依附于该厂的运营。该冶炼厂是波斯尼亚金属行业的中流砥柱,铝产量约占该国总产量的逾一半。
波斯尼亚总理Nermin Niksic称:“通过商定此项协议,我们将影响了我们17年的问题解决了。”
该协议确定了政府与Aluminij之间的所有权问题,明确了该冶炼厂将被注册在波斯尼亚证券登记机构注册。
Niksic称:“这使得Aluminij可申请目前无法申请的更为可观的金融资金用于进一步运营。”
提供消息的官员并未详述政府将如何给予津贴。
波斯尼亚战争之后,该冶炼厂的管理层将股权分发给主要雇员作为未付薪水的补偿,并将12%的股权出售给克罗地亚企业TLM。
Aluminij管理层曾再三督促政府对该厂予以电力补贴。用电成本约占该冶炼厂铝生产成本的逾60%,其铝年产量约为16万吨。
该冶炼厂上周表示,其从年初以来每月亏损970万波斯尼亚马卡,2012年亏损6580万马卡。
Aluminij General管理人Ivo Bradvica称:“我们将问题解决了,这不仅有利于企业,同时也有利于政府和整个地区。”
(关键字:Aluminij Mostar铝厂 波斯尼亚 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