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国际贸易走上复苏之路
随着全球经济缓慢复苏,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都走上了复苏之路?2011年,全球货物出口达到18.09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89%,超过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2008年的16.11万亿美元;全球服务贸易出口达到4.24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65%,超过2008年的3.91万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的绝大多数产品增速超过10%?
影响国际贸易增长的因素日益多元化
通常,影响国际贸易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国际分工?经济增长?技术进步?贸易方式?产品结构等?随着技术进步和技术扩散的进一步发展,国际分工和贸易形式呈现多样化,推动了全球商品交换?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快速增长;反过来,贸易规模扩大和内容变化,也促使产业转移和国际分工的深化?新时期,影响全球贸易的因素日益增多?区域一体化?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某些领域内的产业链?价值链呈现一体化发展趋势,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技术进一步发展和扩散,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全球贸易增长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贸易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发达国家市场需求大大削弱?日本摆脱低迷增长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欧盟正在经历大调整和大转型,美国正在努力寻求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增速也将远远低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水平?另一方面,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经济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这些新兴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完全成长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但是其日益增长的国内需求为全球贸易提供了新的机遇,特别是需求弹性较小的中间产品和资本品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此消彼长
发达国家货物出口份额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发展中国家市场份额呈现逐年增加态势? 1998—2001年期间?2008—2011年期间,发达国家货物出口份额分别为67.46%?54.7%,减少了近13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出口份额分别为30.3%?41.09%,增加了近11个百分点?其中,美国出口份额分别为12.21%?8.26%,减少了近4个百分点;欧盟27国出口份额分别为39.93%?34.93%,减少了5个百分点;日本出口份额分别为7.15%?4.77%,减少了2.38个百分点?
服务贸易领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出口份额也呈现此消彼长态势? 1998—2001年期间?2008—2011年期间,发达国家出口份额分别为75.69%?68.91%,减少了6.78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出口份额分别为22.62%?28.3%,增加了5.68个百分点?
1995—2011年期间,在全球货物贸易中,印度出口份额从0.62%增加到1.67%,增加了1.05个百分点;俄罗斯出口份额从1.66%上升到2.64%,增加了0.98个百分点;中国出口份额从2.9%上升到10.5%,增加了7.6个百分点?同一期间,印度进口份额从0.7%增加到2.53%,增加了1.83个百分点;中国进口份额从2.54%上升到9.54%,增加了7个百分点?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中的份额将进一步提高?
(关键字:国际贸易 中国贸易 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