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落后产能应重视技术进步

2013-8-6 11:56:49来源:河南有色金属网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告今年首批19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将2013年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企业,并在当地政府网站和主流媒体上公告了企业名单。

首批名单包括炼铁、炼钢、焦炭、铁合金、电石、电解铝(含再生铜)冶炼、(含再生铅)冶炼、锌(含再生锌)冶炼、水泥(熟料及磨机)、平板玻璃、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制革、印染、化纤、铅蓄电池(极板及组装)等19个工业行业的相关企业。工信部要求,有关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力争在2013年9月底前关停列入公告名单内企业的落后产能,确保在2013年年底前彻底拆除淘汰,不得向其他地区转移。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这是政府主动加快结构调整的积极信号,相关行业企业应根据行业特点制定科学的技术标准,适当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通过先进产能培育新的需求,从而实现经济结构的升级。

产能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叠加存在目前,产能过剩问题在大部分工业行业普遍存在。其中,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产能过剩情况尤为突出。2012年底,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船舶行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2%、71.9%、73.7%、73.1%和75%,明显低于国际通常水平。

以钢铁行业为例,长期以来,我国钢铁产能增速高于需求增速,粗钢产能由2004年年末的4.2亿吨增长到2012年年末的10亿吨,八年间增量5.8亿吨。在钢材需求增速大幅回落的情况下,2012年粗钢产能利用率仅为72%。

产能过剩也导致价格低迷、企业普遍经营困难、效益下滑。2012年,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行业企业亏损面分别为28.2%、34.9%、27.8%、35.7%。

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度的产能过剩有利于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然而现阶段我国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已经超出正常的市场竞争范围。有效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问题的叠加,已成为影响当前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的突出矛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副部长李志军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一些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低、创新能力弱、盲目投资导致布局雷同现象突出。有的企业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重、安全隐患多,一直依靠“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和“低成本、低价格、低利润”参与市场竞争。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张琦认为,首先必须提高产业技术标准,提高生产率,降低和减少资源、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杜绝高能耗产品的生产。另外,也要考虑市场的饱和情况。

通过先进产能培育新的需求要想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要么控制供给端,要么实施刺激政策,扩张总需求。同时,更应通过技术的改造和研发,将落后的产能升级为先进的产能,通过先进产能培育新的需求,从而实现经济结构的升级。

张琦对本报记者表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争取以最低的消耗获得最大的效用,这就需要有较高的科技产品来替代原有产品,因此,产业技术标准、市场准入标准还要以科技创新为基础,国家也要在节约能源、资源等方面加大科技投入。

而正是由于以前对技术、标准、规范等促进产业自主发展的措施研究不够,规范市场公平竞争的规则、环境、秩序建立滞后,对已有的措施监督执行不到位,才导致一些达不到环保、能耗、安全等标准的企业以不公平的方式进行市场竞争,从而加剧了产能过剩矛盾。

李志军也提出,淘汰落后产能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的资源环境政策,根据行业特点制定科学的技术标准,可以适当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鼓励企业之间开展技术合作。他表示,技术进步不仅是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还对国家发展方式转变有重要推动作用。

削减GDP考核指标权重2008年以来,我国大力治理产能过剩,但某些行业仍有“越治理越过剩”的现象,这与我国以GDP为核心的干部考核体系有关。张琦认为,一方面,现行的GDP核算方式未能科学全面地反映经济活动所付出的代价;另一方面,过去衡量政府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就是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指标体系,如GDP增长速度、外资引进规模、投资增长率、城市化水平等等,一切均与经济增长相关联,这种考核评估体系实际上使得政府的工作重心都以经济增长为目标,造成经济发展的模式难以从根本上扭转。

张琦建议,政府应致力于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并将主要精力放到民生和生态环境建设上去。在干部考核体系中,应降低GDP、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的权重,增加一些转型指标。“如何衡量政府的业绩,是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关键。”张琦说。

(关键字:淘汰落后产能 电解铝 铜 铅)

(责任编辑: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