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铜矿遭市场“抛弃” 江铜不接受短单

2013-12-10 13:52:02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研究小组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国内铜矿系数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前期20品位的矿厂商系数达到87附近,而现在83贸易商都不是太感兴趣。长期从事国内铜矿贸易的吕先生表示,未来系数还存在继续下降的可能。

以前“炙手可热”的铜矿资源现在却遭受市场抛弃,其主要原因是外矿侵入。11月份江铜和自由港签订2014年加工费为92美元每吨/9.2美分每磅,较2013年上涨31%,中国冶炼厂和必和必拓签订的加工精炼费涨幅更高,达到99美元每吨/9.9美分每磅,而现货铜精矿加工费高达110美元/吨;铜精矿加工费上涨暗示冶炼企业获得更多的收入,刺激生产积极性。从铜矿进口数据中可以发现端倪:

 

 

图1:铜矿及矿砂进口

近月中国铜矿及铜矿砂进口累计增幅达到35%附近,月度进口量近百万吨,较前两年出现明显的上涨。下半年金川、云铜冶炼厂新产能投产刺激进口量,根据调研发现,其他冶炼企业备货周期在明显的加大,更有甚者接近一个季度;江西铜业原料采购部人士称,今年将不再接受短单,已经达成目标,此与往年不同。

下面我们粗略比较下国内及国外铜精矿加工费,根据TC/RC算法,TC除以22.046221化为美分/磅,除以0.3(一般TC/RC的作价都是基于含铜量30%的铜精矿),除以0.965(假如96.5%的回收率)。然后将得到的数字与RC费用相加即可得到综合的TC/RC费用。我们得到国外矿的加工费略超过3000元/吨,而国内矿仅在2000元附近,非常缺乏竞争力。(由于矿石品位和回收率不同,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所以并无固定的公式。)冶炼厂库存多数为国外矿,因其品味高,成分更易于冶炼,而且加工费更有诱惑力。

随着外矿的侵入,国内铜矿系数逐渐下滑,相对应的加工费被迫上涨,此将给国内铜矿企业造成日渐增大的影响。而且,国内小矿山屡遭环保整顿,抗风险能力很弱,随着价格的下行,关闭的可能性增加。国内的小型冶炼厂也逐渐被淘汰,铜研究小组了解到,湖北小型冶炼企业基本全部被关闭,此前这种小冶炼厂是将国内铜精矿加工成冰铜,然后卖给大型冶炼厂。因为国内铜矿品味比较低,杂矿居多,大型贸易商一般将此种矿和高品位的铜精矿(多是外矿)进行混合(配矿),或者经过小型冶炼厂初步转化粗加工,已达到冶炼厂的要求。国内比较大的铜矿山基本被冶炼厂控制,但开工率相对稳定,在价格不合适的时候,此精铜将很难流入市场。

我们进一步和国内铜矿贸易商了解到,当前中国铜矿贸易基本处于透明、无利润的局面,与前几年存在着天壤之别,多数贸易商将转战国际铜矿市场或者切入含铜废料等其他有利可图的领域。

(关键字:铜矿 铜精矿 进口量)

(责任编辑:00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