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治污从铜开始 告别一业独大

2013-12-23 8:51:40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陵,因铜而兴。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铜陵以矿立市,以企带镇,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铜陵,亦因铜而痛。过度开采造成的水土流失、环境污染,成为这座城市富起来之后心头挥之不去的阴霾。资源老城的“健康保卫战”,要在“铜”字上动刀。

铜给铜陵带来的,并非铜铸般厚实的发展根基。

长期的矿山开采,破坏了铜陵生态系统结构的连续性和功能的完整性,地形地貌改变、地表沉陷、山体滑坡等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达到市域面积的11.2%;地下水水位也严重下降,狮子山区朝山村供水井近17年来地下水位降幅达20—23米。

“伴随着资源的枯竭,铜陵就像是一个年迈体衰的老人,‘肺’病了、‘肾’也衰了。”铜陵市市委书记宋国权说。

铜陵决不能“一业独大”,必须“健肺强肾”,转型升级。

资源型企业做“减法”:全市矿山数由2008年199家减少到2012年年底105家;石料矿山也由2005年初的103家减少到目前的10家。废弃矿山治理做“加法”:2012年至2016年,铜陵每年安排3000万元实行以奖代补对废弃矿山进行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和植被恢复。2012年,铜陵基本完成矿山整治与植被恢复2331.8亩。

生态治理纠缠于利益博弈之中,往往陷入“先污染、再治理、再污染”的怪圈。铜陵走出一条新路,改善生态环境,不仅还欠账,还面向未来做文章。

走出新路,靠制度约束。环境保护“一票否决”、污染治理“合同环保服务”等制度创新不断,推进环境监察位置前移;针对重金属污染,铜陵大力推行重金属排放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提高产业污染防治总体水平。

走出新路,靠利益导向。目前,铜陵市正在筹划建设循环经济试验园,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初步选定的10多个项目,投资总额50多亿元,园内每个企业都以上游企业的排放物为原料,循环利用,努力达到“零排放”。

 

(关键字:铜 铜陵)

(责任编辑:00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