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求使更多投资者押注铜价走高

2014-1-22 9:08:48来源:华尔街日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尽管中国经济增长放慢,但由于该国铜需求持续强劲,投资者正在重新衡量铜市投资前景。

分析师们称,经济降温与北京遏制宽松信贷的努力未使中国铜需求受到较大影响。行业专家们称,自去年6月以来,全球铜库存累计下降了50%,其中许多流向了中国。

目前铜价已从去年11月中旬触及的三个月低点反弹了7.8%。

铜价上涨部分受到了对冲基金和其他资产管理公司买盘的推动。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ommodityFuturesTradingCommission,简称CFTC)的数据显示,本月早些时候,纽约商交所铜期货多头头寸规模达到了2011年年中以来的最高水平。纽约商交所和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未平仓铜期货合约总价值967亿美元。

VontobelBelvistaCommodityFund驻苏黎世的投资组合经理兼执行董事贝克(JeremyBaker)称,他希望在未来几周买进铜期货。贝克认为中国制造业将继续扩张,可以消化现有库存和今年新开铜矿的供应。VontobelBelvistaCommodityFund管理着7.32亿美元资产。

贝克说,我们看到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制造业出现一定程度的复苏,因此铜市场潜在的过剩供应很容易就能被消化。

铜价是在许多分析师和投资者预计其将下跌的背景下走高的。一年前市场人士普遍预计,铜矿产量增加和中国经济放缓将导致全球市场铜供应长期过剩。世界银行(WorldBank)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7.7%,增幅低于2011年的9.3%。中国铜消费量占全球消费总量的40%以上。不过,经济降温并未削弱中国对工业金属的需求。德意志银行(DeutscheBank)称,去年中国铜需求量增长了10.6%,电缆制造商和住房建筑商等用铜密集企业的铜需求继续快速增长。这些企业仍在进行支出,未理会经济增长整体放缓和中国政府遏制信贷扩张的措施。

分析师们称,铜价的强劲走势进一步证明,尽管金融市场对全球经济是否健康持不确定看法,但工业增长仍位于正轨。铜被一些经济学家视为一个有用的经济指标,因为它是现代生活中许多必需品的生产原料,例如家庭、电气设备、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中的管道和电线。

德意志银行预计,今年全球铜市场将出现320,000吨过剩供应,较一年前预计的750,000吨低了50%以上。

伦敦大宗商品对冲基金TellurianCapitalManagementLLP的执行合伙人博纳富(JeanMarcBonnefous)称,去年铜价之所以下跌,完全是因为供应大幅过剩,但现在过剩的铜供应已经被中国不断增长的需求消化。最近几个月,Tellurian已经开始押注铜价走高。

铜期货市场去年6月开始出现紧张情绪,因为当时中国央行试图向影子银行体系施加压力。当月中国央行导演了一场“钱荒”,导致市场担心流行性短缺会抑制用铜密集型制造业的活动,并拖累铜价大跌。去年中国一共发生了三次“钱荒”,6月份是第一次。

不过,仍有一些市场人士不确信铜需求的情况足以支撑价格。目前铜库存充足,另外今年投产的新矿也将给市场带来更多供应。

PelagosCapitalManagement首席投资长皮卡特(JohnPickart)认为,铜库存依旧较多。他表示,他的基金持有类型宽泛的一篮子大宗商品,其中就包括铜,但他不准备增持多头头寸,除非全球库存进一步下降,并且中国公布的数据证明该国经济增长稳定。

Vontobel的贝克称,那些最重要的市场有着强劲的前景。他提到了中国国家电网公司(ChinaStateGridCorp.)作为一个例子。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负责向中国80%左右的地区输送电力,计划在今年将支出增加13%。

博纳富则称,市场已经开始意识到,实物需求才是重要的;全球最大的铜消费者是中国电网,如果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决定进行投资,那么投资时的贷款利率是多少并不重要。

(关键字:铜价 铜需求量)

(责任编辑:00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