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企业的违约风险不断升级。继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ST天威)发布“11天威债”暂停上市的公告之后,中航信托又被爆出延期兑付的消息。市场环境的不断恶化,不仅令投资者风声鹤唳,也让银行(行情 专区)收紧了信贷。
近日有媒体爆出“中资银行正在对高风险和高负债的企业收紧信贷”,要么提高贷款利率水平,要么干脆停贷。这无疑又给企业增加了经营压力。
据郑州一家企业的经理陈述,近日他连续奔波了多家银行,得到的回复大多是“贷款额度已经用光”,最终没有拿到一分钱。据他了解,在近期中资银行收紧信贷的这项行动中,以往被银行十分看重的国有企业也未能幸免,一些信誉良好的国企,此次也被迫接受银行严格审查和贷款利率提升的事实。
光大期货分析师季成翔认为,这与债市和信托业频频出现违约事件有关。“违约风险让银行压力倍增。”季成翔对期货日报记者说,再加上近几年“坏账”的不断累积,银行担忧情绪加重,迫于无奈才收紧贷款。
“在国家温和发展经济,以及去产能、去杠杆化政策的指引下,这一情况很可能会持续下去。”季成翔表示。
据了解,近两年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过程中,许多产能过剩行业如钢铁(行情 专区)、有色、建材、光伏等领域的相关企业出现连续亏损。这些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无疑也是中资银行眼中的“高风险”企业。
与此同时,2月中旬以来人民币出现的罕见大幅贬值,大大压缩了商品贸易融资的套利空间。一些贸易商急于结清头寸,使原本未被市场注意的商品暴露出来,造成库存严重堆积,这其中涉及铜、天然橡胶、铁矿石等多种工业品,尤其是过去被冠以“铜博士”美名的铜价,连日来不断受挫。
而随着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的扩大,以及人民币贬值的持续,不少人士已转向“人民币中期贬值”。中国国际期货高级研究员周彪也认为,人民币贬值可能还会持续,“目前我国经济靠内需拉动的成果并不显著,还要依赖出口”。
“在这期间,商品贸易融资的需求,肯定会被大大压制。如果银行对相关企业停贷,其资金压力可想而知,不排除部分贸易商抛售库存。”银河期货首席宏观经济顾问付鹏表示,当大量库存入市时,短时间内这些商品的价格会受到进一步压制。
让周彪担忧的是,银行已经意识到市场风险有可能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一些产能过剩或者高负债的企业可能会面临资金链断裂甚至破产的风险。“在改革出现成效之前,这一状况可能会持续。”周彪说。
(关键字:库存 铜 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