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利率市场化已半年有余,但令人诧异的是,贷款利率并未因竞争而下行,反而稳中有升。仅2013年全年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上升了0.4%。与此同时,央行推出的贷款基础利率也从去年10月的5.71%上升至今年的5.77%。贷款利率最终要传导至产业链下游,增加企业融资成本。
针对这一现象,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认为,降低融资成本的重要一环在于商业银行。75%的存贷比考核限制了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能力,对存贷比进行适当的改革有助于贷款利率的下行。据连平介绍,过去10年,银行存款和贷款的增速基本是一致的,但从去年开始存款的增速明显跟不上贷款的增长,两者相差2%。今年一季度差距更大,贷款增速为13.9%,存款增速为11.1%,相差接近3%(2.8%)。“实际上,我们银行业内部的人非常清楚,这11.1%的存款增长也有很大的水分。它是时点数,是月末、季末那一天做出来的。”连平指出。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存贷比指标确实存在弊端,有一些危害,但仍然有正面的意义,不能完全被流动性指标所取代。“存贷比最大的作用是抑制银行的放贷冲动,而不是监测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所以存贷比指标仍应保留,但需要改进。”
(关键字:贷款利率 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