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报道:“融资行为目前还在继续,未来终止的可能性不大,此次青岛港融资骗贷事件只会减弱铜的金融属性。”中信期货副总经理景川近日在中信期货与中信银行上海分行共同举办的“中信有色面对面”头脑风暴上如是表示。
上海保税区金融监管严格
目前,国内保税区的管理制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备案制与报关制相结合,另一种是基本以备案制为主。青岛港以及其他保税区实行备案制。而上海保税区实行备案制与报关制相结合的监管方式。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保税区铜库存预计为80多万吨,其中上海保税区为70多万吨,而青岛、广东保税区为10多万吨。
景川表示,上海保税区的管理比较严格,杠杆放大倍数是受限制的,上海、广东等地的融资应该不会受到什么影响。
中国地质矿业(香港)有色金属部总经理薛宝庆近日表示,占中国进口铜库存八成以上的上海港保税区的金融监管和金融环境良好,保税区有色金属仓单造假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青岛港融资骗贷事件对铜中长期影响有限
薛宝庆指出,短期来看,受青岛港融资骗贷事件的影响,拥有金属仓单的贸易商和银行的变现需求增加,可能增加铜现货供应,利空铜价,更将推动延续近十年的有色金属融资贸易加速收缩。
中信期货金属研究员吴锴对这一观点表示赞同,他表示,青岛港融资骗贷事件给融资铜带来恐慌,短期或出现流出现象,对市场结构及升水形成打压,但不会对实际需求及供应产生太大影响。“对铜而言,最大的风险是信用问题,当信用危机加深,融资将更加艰难,铜金融属性将受到打击。”
在景川看来,银行开立信用证的业务不会停,仓单质押也不会停,融资行为目前还在继续,未来也不会终止,此次青岛港融资骗贷事件只会减弱铜的金融属性。
我国铜业巨头江西铜业集团副总经理吴育能认为,金属仓单质押骗贷事件是个案,不会引发系统性风险,也不会改变铜市场的供求关系。
铜金融属性减弱,那么后市将重新回归基本面。
今年铜企的检修比往年来得要早一些,目前铜企检修逐步结束,产出将会恢复。
据了解,铜陵有色在5月底重启金隆铜业的生产,该公司检修停产18天,其年产能为40万吨。
金川集团称将在6月末重启金昌市铜冶炼厂。另外,金川旗下防城港铜冶炼厂已经开始销售精炼铜。
印度Sterlite铜冶炼厂在4月进行四年来的首次检修后在5月底重新启动。韩国LS-Nikko铜厂重启一、二号冶炼设施,产能为49万吨。
“随着检修的结束,预计全国铜企业的开工率将逐步回升,下半年全国精铜的月度产量有望超过60万吨。”吴锴表示。
需求方面,吴锴认为,未来铜下游终端需求将较为有限。
“青岛港事件带来的最大风险是信用危机,在目前需求平稳,而供应面临增加的情况下,铜价或重回振荡下跌通道,年内或明年我们或能看到更低点。”吴锴表示。
不过,吴锴认为,市场也不乏利多因素的支撑,比如,国内经济的企稳、刺激政策的增加、欧洲更进一步的宽松政策、美国经济的持续向好,以及目前交易所库存处于历史低位,只不过铜市大环境仍是由短缺转为过剩。
(关键字:铜价 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