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国内外基金属市场继续普遍大涨,其推动原因主要有三点:1.中国货币政策由“稳健”转向“稳中偏松”;2.现阶段大宗商品集体自低位反弹;3.美元面临调整压力。
周一欧洲时段初期,人民币即期市场大幅贬值至6.2201,并持续至今。这较当天人行公布的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贬值约1.6%。路透于27日早间撰文称,中国央行正考虑动用非常规措施以刺激经济,甚至包括了从金融市场直接购买地方债。这被视为中国版QE一触即发的征兆。此前,3月初的降息操作已被验证初步有效,中国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减少2.7%,萎缩幅度较前2月收窄1.5个百分点,主因企业财务成本同比降低65.9亿元,约合拉动利润增长1.3个百分点。不过要指出的是,工企整体压力仍较大,主要反映在成品库存高和应收账款回款难。
基金属的上涨并不孤立,市场回暖的氛围营造不再仅仅来自板块内的强势品种铅锌。目前,包括原油、铁矿石、橡胶等在内的大宗商品均已出现连续的反弹,甚至在铁矿与橡胶上频繁出现涨停行情。隔夜国内期市夜盘,橡胶主力合约涨5.06%,期限结构为远约升水;铁矿石主力合约涨1.29%,5个交易上累计涨幅11.58%。
美元指数继续面临“月线级别”的调整压力。近期,美指在高位上行乏力的主因,来自于对6月加息时间的预期延后,本周FOMC的4月议息会议或证实这一猜测。而自身经济数据不再出跳,甚至一季度GDP增长一再被调降预估,同样无法对美指形成持续支撑。基于“一带一路”模式的资本输出,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推进,也令美元的全球霸主地位受到挑战,美联储在对基准利率进行调控考虑时,除传统的本国通胀与就业外,还将更多考虑海外因素。
(关键字: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