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过剩供应越来越多,加之LME实施一连串新的规定,导致溢价大幅缩水。
当汽车生产商、电信公司需要购买铜或者铝等金属时,他们需要花费比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基准价格更高的价钱,以反映在指定时间和地点获得这些原材料的额外成本。
关于这部分溢价,主要商品交易商、投行通过把这些金属储存在大型仓库中,达到限制供应、提高售价的目的。
尽管这些溢价在成本中的占比很低,但对于大宗商品交易商来说却至关重要,它们从生产商那里购入原材料,再转卖给终端用户。然而最近几周,终端消费者为此支付的溢价大幅减少,威胁到了包括嘉能可(Glencore Plc)和来宝集团(Noble Group)在内的大宗商品交易商的利润。
以铝为例。由于铝的第一大生产国中国的过剩供应越来越多,加之LME为纾解金属出仓排队问题而实施一连串新的规定,导致溢价大幅缩水。以下是今年欧洲铝溢价的缩水情况:
美国也难逃厄运:
能源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的铝市经理Uday Patel表示,大宗商品交易商感受到了溢价缩水带来的痛苦。这些交易商通常在溢价高的时候增加库存。
“交易商们都遭受了同样的痛苦。市场变动的如此之快,它们遭遇了不利的市场环境。”Patel表示。
铝最大的两个交易商分别是嘉能可和来宝集团,其他主要玩家还包括Trafigura Beheer BV 和由于矿业和金属部门亏损5000万美元,亚洲最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商来宝集团二季度利润出现了下滑,上半年运营利润降至7400万美元。
Liberum Capital的分析师预计,由于全球金属商品过剩供应加剧,嘉能可的交易业务存在低于预期的风险。
以下是来宝集团CEO Yusuf Alireza在本周早些时候的业绩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溢价自一季度开始下滑并在二季度加速,是近期历史中最短的时间里最大幅度的下滑,哪怕不是史上最大的下滑。
(关键字:铝 汽车 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