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消息,随着铜矿商因铜价大跌而开始削减支出并关闭矿场,那些分析铜矿市场的专家突然感到更多欣慰。
专家们认为有可能重现2003年的情况,当时全球最大的铜矿商Codelco储备了20万吨的铜矿,为市场带来供应冲击,不久后即推动铜价回升。
这次,大家的希望则是放在嘉能可本月稍早宣布的消息。嘉能可采取全面性的策略,包括计划在未来18个月关闭位于赞比亚和刚果的两座大型高成本铜矿场,藉此来提高现金仓位并削减支出。关闭矿场将使该公司的产量减少40万吨,并让市场上的全球供应量减少约2%。
对嘉能可执行长格拉森博格来说,该计划有助于安抚股东对约300亿美元债务的担忧,因在中国大宗商品需求放缓疑虑下,该公司从铜到煤等主要产品的价格跌至六年低位。嘉能可股价因减产消息而跳涨7%,不过之后股价再度承压,上周来到纪录低位。今年迄今股价跌幅高达60%。
对坐困愁城的铜市来说,这是铜价一年颓势以来,首次出现重大的供应面冲击。分析师和其他专家们表示,铜价有望因此展开长期且缓慢的回升。
工行控股标准银行的分析师Leon Westgate表示,与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的铜价大跌相比,当前市场与2002-03年期间的状况有更大的相似性。
12年前,铜价一直徘徊在14年低点附近,全球库存激增。在这种情况下,智利Codelco在该国北部港口安托法加斯塔附近,囤积了20万吨的阴极铜。在市场环境改善之前,这些铜就放在仓库中。
中国去年吞食了创纪录的940万吨铜,几乎占到全球总量的一半,而2003年仅为300万吨。过去十年中国平均年需求增长率超过10%,到今年增速大幅降至3-4%,这是铜价近期重挫的一个主要原因。
按理说,2003年的铜市要比现在更加疲弱。150万吨的全球库存是当前库存水平的三倍,每吨约1,300美元的价格是目前价格的四分之一左右。
与智利国家铜业公司相比,嘉能可或许会发现计划实施起来更困难,其计划威胁到赞比亚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就业。但12年前的事件表明,重大的供应冲击可能正是遏制价格下跌所需要的,最终有助于价格回升。
花旗分析师David Wilson指出,当嘉能可等生产方表示他们能对疲弱价格做出积极应对时,打算从宏观事件中寻找交投线索要慎重。“产量增速下降与铜价之间的关联存在明显错位,但这种情况会持续多久呢?”他说。
2003年时,部分铜矿停工,外加主要铜购买国中国的经济腾飞,Codelco采取的行动挽救了铜市,使之避免了长期下行的命运。
2005年那年,铜价已涨了逾一倍至每桶3,000美元上方,全球铜库存大降至区区10万吨,铜市处于即将走向荣景的初期阵痛阶段,后来铜价在2010年涨到了接近每吨10,000美元。
这次,鲜有分析师预期铜价会反弹到那个高度,也几乎没有看到显示中国需求明显反弹的迹象,但嘉能可关闭铜矿,预计将使同时明年出现小幅的供应短缺,工行控股标准银行的Westgate如是说。
中国工商银行和花旗银行预测,今年由于断电、罢工、洪涝灾害,以及从赞比亚到智利等地铜厂商的铜矿品级下降,铜矿年供应料减少150万吨。
近期很少有整个矿山或炼厂关闭的例子,因生产商更希望透过搁置扩张计划或开采更高品级矿山来削减成本。上月底,美国自由港麦克默伦铜金矿公司宣布关闭旗下一小型美国铜矿,是最大的一家忍痛关停部分业务的矿商;欧洲第二大铜生产商、波兰的KGHM周一也宣布,将暂停旗下McCreedy West的铜矿生产。这两个铜矿的合计年产量不到50,000吨。
上次铜价跌到这么低的水平是在2008年,当时的跌势迅疾惨烈--在雷曼兄弟破产后的数月之内,铜价腰斩一半以上至不到每吨3,000美元。但那次大跌相对来说时间不长,2009年初中国进场狂扫货,给价格提供了支撑,恢复了市场信心。
(关键字:铜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