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错杀的锡?

2015-11-26 9:43:52来源:ITRI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近期,空头大举进军,金属市场哀鸿遍野,价格跌幅巨大。尽管基本金属中基本面最好的品种,但是依然难逃厄运。不过这一次,跌幅巨大的是国内价格,外盘的跌幅非常小。

从11月初开始,由于担心缅甸雨季结束将继续扩大国内供应过剩,国内市场出现了竞相压价出货的景象。价格每天都以几百上千元的趋势下行,很快跌破了9万元的支撑位。生产商和冶炼厂也纷纷压缩库存,并采取减员裁员的措施,以应对不断下滑的价格和市场危机。但是上周在基本金属普遍大幅下跌的状况下,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期锡价格以更为惊人的速度直接冲向8万元的低价,此时,现货的成交价格还在8.6万元附近。巨大的现货升水和期货价格的跌幅之间形成了明显的反差,锡是被错杀了吗?

纵观其他金属的交易价格,基本上是现货贴水的状况居多,价格的快速下跌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沪锡的反映似乎有些过度,同时也为市场的期现套利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当然,沪锡从诞生以来一直没有形成稳定的交易量,对市场的指导性还比较差。

回到基本面,不得不承认国内市场是供应过剩的,其中,缅甸的产量出口又对中国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根据最新的海关统计数据,2015年10月份中国锡精矿进口量达27043吨,同比增加了170%。其中有超过96%的精矿和矿石来自缅甸。10月份之后,缅甸雨季逐渐结束,缅甸到中国的货运量开始增加,预计11-12月份还有较大量的缅甸矿运输到中国。1-10月份,中国进口了超过20万吨实物量的锡精矿和矿石,估计金属量大约3万吨左右,其中绝大部分来自缅甸。

尽管进口精矿有大幅提升,但是国内精锡产量仍然是下降的。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的统计,2015年1-9月份中国精锡产量同比下降3.17%至12.21万吨。10-11月份,国内锡价持续大幅下跌,对国内的矿山以及冶炼厂的生产形成了巨大的压力。部分高成本的小矿山已经停产,很多冶炼厂也在过去几个月采取了减产和压缩库存的措施,冶炼厂的减产幅度达到了10% -50%左右。另外,由于下游行业开工率低,今年废料产出大幅缩减,很多再生锡冶炼厂已经停产或者大幅减产,我们估计全年再生锡产量减少30%左右。因此,尽管进口的原料增加,但是仍然难以抵消国内矿山产量和再生锡产量的下滑,总体来看,我们预计今年中国的精锡产量将减少7%左右。

当然,在低迷的经济环境下,消费也有比较大的减幅,估计国内全年的消费量同比下降10%左右。尽管中国市场整体处于过剩的状态,但是根据国际锡协对全球供需的调研和了解,我们认为2015年全球市场仍会有小幅的供应短缺。目前由于出口关税的存在,国内的过剩量无法向国外流动,国内价格还将继续存在压力。但是两个市场始终会找到一个价格的平衡点,促成产品的流动。前期的大幅下跌已经造成了市场的超卖,无论是期现,还是内外盘都存在巨大的套利空间,因此,短期内,国内价格会出现一定的回升,尤其是期货价格。不过,宏观经济未见好转,商品市场熊市气氛蔓延,春节之前,锡价的任何反弹都可能很快被市场的抛售所打压!

(关键字:锡 基本金属 产量 出口)

(责任编辑: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