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铝产业危机 预期难有改善

2015-11-26 9:59:03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48岁的曾仕帆(化名),曾经是被某省某县招商引资过去的铝商,他在电解铝行业已打拼了10多年,虽然经营的企业规模并不大,但是,由于多年的资本积累,也能够在不景气的市场中能够支撑几年。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他经历了无数风雨,大起大落之后,却带着遗憾无奈转场。

“这些年,电解铝行业自身问题不少,产能过剩,价格下跌,导致企业“雪上加霜”,企业并没有赚到钱,反而在亏损。由于资金的问题,转型也有困难,像这样的情况,也只能另寻其他出路。”曾仕帆在电话中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据记者了解,像曾仕帆经营这样规模不大的企业,停产和倒闭的企业在国内不在少数。在铝业凛冽的寒风之下,不仅仅小规模的电解铝企业关停,就连国内大型铝企也扛不住了。

铝业市场遭遇寒冬

背负亏损的重压下,中国铝业董事长葛红林希望通过运用“加减乘除”的方法,以期达到摆脱亏损。

10月初,中国铝业副总裁蒋英刚宣布,连城分公司实施弹性生产,全部电解槽退出运行。对于5年累计亏损19.9亿元的连城分公司这个大包袱,蒋英刚表示,连城分公司目前以每年7亿元的速度亏损,如此下去,5年后这个企业就亏没了,当初投资60多亿元的企业,就没有价格可言了。

不过,中国铝业连城分公司只是暂时停产,就如蒋英刚所讲的,停下来是为了减少损失,再择机会复产。

中国铝业连城分公司实施弹性生产的消息一出,被外界认为是止损的一大关键。

10月24日,中国铝业旗下全资子公司、始建于1936年,具有80年历史的抚顺铝业生产线全线停产,此后不再生产铝及铝合金

公开资料显示,抚顺铝业大约有35万吨的电解铝产能,在电解铝行业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铝”。从建厂至今,为新中国提供了大量国防军工和工业民用的铝及合金材料,也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造就和培养了一大批铝镁专业人才。

抚顺铝业的全线停产给业内带来了“忧郁”的色彩。然而,铝业灾难并没有过去, 10月24日,淄博市张店区人民法院宣布,从国有企业改制的淄博铝厂有限公司被正式宣布破产。与此同时,破产的还有与之存在关联关系的淄博和兴铝业有限公司。

似乎,今年是电解铝的“大灾”之年,不论是小铝企,还是大型铝企都经受不住市场的考验,最终走向没落。

供应过剩是主因

“由于国内电解铝产能持续增加,供应过剩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新增的电解铝产能成本优势比较明显,这都均导致电解铝价格持续走低。而部分成本偏高的企业,在这种环境下,开始出现减产和停产的现象。”上海钢联电解铝分析师李旬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氧化铝、煤炭等成本维持低位,现金流成本10500元-11300元每吨,较2015年下跌1500元-2000元每吨,支持力度偏弱。

我国铝价格从今年1-9月份,评价价格为12813元每吨,同比下跌6.3%,比20年前的平均价格还低13.8%。

记者查询了今年以来我国电解铝价格图表后发现,今年4月份,电解铝价格达到了13345元每吨,而截止到11月20日,电解铝价格下跌到了9795元每吨。

据国际铝业协会(IAI)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9月原铝日均产量升至90500吨,高于8月的88200吨。在铝价跌跌不休的背景下,铝市供应增长仍压过消费增速,使得铝市各产业过剩局面暴露。

李旬告诉记者,在消费方面,调研铝棒,铝板带箔,铝杆线,铝合金等下游加工企业,订单都同比略有下滑。

记者在采访中,通过梳理资料发现,当前,铝价格持续走低、行业产能过剩、再加上铝企没有自备电厂致使电价成本偏高导致了铝企停、破产。

“去年12月以来,我国电解铝生产企业的减产产能总计240万吨。” 生意社有色分社铝行业分析师刘美丽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中国铝业和全球头号铝生产商俄罗斯铝业联合公司(Rusal)就冶炼新合金亦有合作项目,在中俄最新签订的能源合作协议中,双方达成了“减产铝产品”的共识。

记者注意到,该外媒还引用了Rusal副总监Oleg·Mukhamedshin称,中国准备降低铝产量对市场来说是个大新闻,鉴于所有铝生产商已经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为了稳定铝市场,中国已经准备好重新审查其铝生产政策。

针对中俄双方达成的减产铝产品的共识,刘美丽认为,限产报价,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会有一定的成效,但是,作用不可能立竿见影,减产的同时,需要增加需求,双向用力,才会有大的成效。

市场预期形势依旧

据国际铝业协会(IAI)公布的数据显示,从国内铝库存来看,仅上海、无锡、杭州、南海和巩义五地最新的现货库存总计99.9万吨,较去年同期的67万吨同比上涨近50%。

李旬告诉记者,据我们机构统计,7地现货库存维持100万吨以上,高于同期25万吨左右。

事实上,电解铝产能过剩的问题也是导致行业亏损的一大“元凶”。记者采访时发现,当前,我国实体经济面临重要的问题是产能过剩与重复建设,作为高污染、高耗能的电解铝在发展过程中,产能过剩与重复建设也一直如影随形。

刘美丽告诉记者,虽然从去年12月份以来,我国电解铝生产企业减产产能总计在240万吨,但是,每个月也有新增产能出现。今年3月份到10月,新建、扩建电解铝产能累计为300万吨,新增产能大于减产产能。虽然,在今年价格不断下沉的背景下,厂家纷纷减产,但新增产能的弥补效益很大程度上抹去了减产带来的积极作用。

刘美丽预测,2016年,电解铝产能将达到4200万吨。

李旬认为,2016年,电解铝供大于求幅度加剧,价格波动区间LME在1450元-1700元,国内价格10000元-12000元每吨,如果减产规模没有形成,价格跌至8000元每吨可能性极大。

“2016年,电解铝供应过剩局面不能改善,新增产能约330万吨,来自新疆、内蒙古、山东及广西。高成本(网电为优先)减产产能约250万-300万吨,来自福建、贵州、湖南、四川等西南区域,运行总产能达到4100万吨,增幅6%。”李旬预测。

纵观上述业内人士的分析,可以表明,电解铝无论是今年,还是明年,基本面并没有多大的改善。

不过,令人欣喜的是,关于我国传统产业领域的产能过剩问题,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赴马来西亚吉隆坡出席第十八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讲话中提出,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开展产能合作将会为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关键字:电解铝 中国铝业 铝合金 产量)

(责任编辑: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