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与实体经济发展

2015-12-18 8:29:54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中调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有关规定的决定(草案)》,并将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意味着中国股票市场从核准制向注册制又迈进了一步,中国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也因此更前一步。

12月10日,由21世纪传媒在深圳主办的“2015亚洲资本年会”上,一场主题为“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圆桌论坛由此展开。在这场圆桌论坛中,原全国人大财经委员法案室主任、著名立法专家朱少平、台湾证券交易所总经理林火燈、东京证券交易所首席代表逯家乡、中植集团副总裁桂松蕾在《21世纪经济报道》财经版主任罗诺的主持下,展开了讨论。

注册制是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关键一环

随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相关决定草案,备受关注的注册制终于有了“时间表”。这对于我国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注册制的推出,也将成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的关键一环。

罗诺:逯家乡先生,日本与中国都是由间接融资主导的市场,从历程来看也非常相似,您觉得对比日本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来看,我国在这方面有何借鉴?

逯家乡:东京日本证券交易所上市板块里面,有主板市场,有中小板市场,创业板市场,还有面向专业投资人、采取保荐人制度的东京专业市场。

中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原先市场从不成熟,渐渐向成熟靠拢、接近,这些都需要我们证券从业者、专家、法律团队、市场参与者多做一些工作。

还有信用体系,包括我们前一段时间股市大跌,可能也是在信用体系出现问题了。如果市场之间没有相互信任的氛围,恐怕这个市场要做好也不是特别容易。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当中,截至2015年11月份的数据,来自于境外交易额已经占62%,持股比例已经占到32%。在中小板,创业板市场当中, 外资交易占比达到17%-20%。

还有一个投资者教育,其实东京证券交易所至今为止,每年都要举办二三十多场针对投资者的相关活动,有面对年轻投资者的,希望他们可以参与资本市场,参与到证券投资市场上来。

罗诺:台湾资本市场的发展,对大陆资本市场发展有什么经验教训可以吸取的吗?

林火燈:中国台湾地区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我们现在上市、上柜之间没有太大区隔。有时候在台湾我也讲,现在上柜和上市之间所有的要求都一样,这个严格来讲不合理,因为公司规模之间有差异,你必须让比较小的公司负担不要那么重。

另外像台湾这样,兴柜公司可以上柜,上柜可以上市,但我们都没有所谓的退出机制。

罗诺:中植集团的桂总觉得我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桂松蕾:我们是整个资本市场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受益者,所以我从投资的角度看到整个资本市场有4大变化,希望跟大家进行分享。

一,整个国内上市公司的融资规模,过去3年时间里,持续保持每年50%的增长,今年前11个月整个上市公司的融资规模达到9700亿,我相信整年的融资规模会超过上万亿,这个市场已经远远超过今年IPO融资市场的体量、规模。这说明上市公司充分运用融资这个工具实现企业快速发展、转型。

二,新三板的蓬勃发展。截至今年11月份,新三板已经有4300多家公司挂牌,这满足了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的部分融资需求,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推出渠道。

三,得益于监管放松,产业重组并购得到发展,上市公司充分利用制度宽松,通过收购兼并方式,完成产业升级、转型。

四,随着国家的“一带一路”的战略和政府引导,海外的投资和跨境收购,变得越来越多。

资本市场发展还是有改进空间。比如IPO、上市再融资审批是不是可以更快?比如新旧切换,传统经济大规模结构升级,转向新兴产业和新兴行业,但新兴行业的商业模式和传统行业有非常大差异。过去很多高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都在香港、美国上市,是不是在未来对这个新兴行业在上市方面有更多包容性,使这个领域公司可以在本土市场当中,让消费者享受到其成果?还有希望能够开发更多投资工具,特别在资本市场投资过程当中,包括可转债,包括优先股大力发展,使得有更多不同风险偏好资金可以匹配更多的投资工具当中,使得企业融资也可以实现多层次发展。

罗诺:朱少平老师是立法专家,对于目前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监管问题,您觉得难点要点在哪里?

朱少平:首先,中国市场在不断循序渐进发展,此次修改《证券法》,大家可以看到4月份的《证券法》稿子,大概330多条,其中增加120多条,修改也有将近一百条,现在很多内容都是上次修改法的内容。比如说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融资融券也有规定,国际期货也有规定。所以这就表明中国资本市场在改革开放过程当中逐步完善。

第二,原来我们只有上海、深圳两个交易所,后来衍生出中小板、创业、股指期货,现在发展出三板,而且四板也在紧锣密鼓进行,因为我们各省基本上都有股交中心,四板将来的问题,就是规范、联网等这几个事情,如果这些事情都做好我们就是比较完善的市场。

第三,监管。未来一二三四板公司达到数万家,仅靠证监会是管不过来的,应该把地方积极性调动起来。

区域互联互通是未来趋势

随着沪港通推出一周年,深港通推出近在咫尺,沪伦通被提上日程,有关区域间的互联互通再次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焦点。如何实现区域间的互联互通?如何协调不同制度、不同区域间交易所的互联互通,成为“2015亚洲资本年会”的一大讨论点。

罗诺:刚才大家都谈到多层次资本市场内部架构,内部互联互通和海外市场的互联互通是一个关键。我想问问两位兄弟交易所代表,有什么相互交流的路径吗?

林火燈:亚洲交易所中,香港是特别积极进行交易所连接的。开通沪港通,是因为一些投资人投资大陆有限制,但全面开放又有很大障碍,通过两个交易所对接,可以让两个市场相互之间的投资,成本变低,比较可行,风险也可以控制。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两岸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话,沪台通也不是没可能,说不定比沪港通效果更好。同时,未来所谓24小时交易,让一个股票24小时不停止的交易,这对公司而言会有一些帮助,因为这个公司24小时在地球上完全没有限制。我认为这些跨境合作是会越来越多。

逯家乡:互联互通方面,我必须同意林总谈到的趋势。不过国际交易所与国内之间的跨境连接还有时空概念上的瓶颈、交易制度层面上的改变与磨合等问题,这都使得真正实现两个跨境不同交易所之间互联互通不太容易。

香港与上海、深圳能够实现互联互通,首先在于香港与大陆语言完全一样,障碍小,可操作性高。未来跨境互联互通,我想区域内交易所之间互联互通可能会多一点,如果区域外更多就是在沟通交易,或者在某一些性能上不受交易意义上的对接,只是简单金融对接。

另一方面交易所跟交易所之间产品的交叉上市,这一块我觉得有可行性。首先各个交易所都有要扩充产品结构的需求,可以给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总额、投资选择,另外把自己产品对外上市,也可以对本市场的流动性产生一些影响。

罗诺:想问问桂总,如果中植集团下一步有资产想要上市或者资产并购,您会首选东京交易所还是台湾交易所还是A股市场?

桂松蕾:归根到底还是需要看企业发展需要,通过企业发展需要再判断在什么地方嫁接什么资本。关于主持人的问题,我想归根到底还是企业的需求,但有几个因素需要关注的。

一,企业要跟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中介机构、投资者达成共识,充分让当地市场理解企业,因为这将影响企业定价、估值问题。

二,持续不断融资能力很重要,还有灵活性。

三,我们集团在海外也有很多投资,我们也在考虑这部分业务可能在海外市场上市,比如说美国、欧洲,包括在日本。

我想是不是也有这种可能性,将来一家企业实现多地上市,多个国家上市,满足自身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的资本需求。

罗诺:最后一个问题问问朱老师,我们都知道注册制实施肯定对市场有促进作用,随着注册制落地越来越快,步伐越来越近,您觉得注册制对市场影响有哪些?推进过程中又该注意哪些方面?

朱少平:首先是程序问题,也就是修法。但修法是一个过程,过程当中各方面都要进行平衡,这个过程多长时间不知道。但现在为了加快推出注册制,国务院进行了一些调节,在法律正式修改通过之前,提请全国人大常务会进行修整。

推行注册制,最核心是去除以往过多的政府行政干预。另一方面为了方便企业上市,上市条件、程序就应该放宽条件。但企业上市是为了融资,这就需要投资者参与,因此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又是关键。

(关键字:资本市场 国务院 一带一路 新兴产业)

(责任编辑: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