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极+负极+智能制造 当升科技高管解读战略布局

2016-7-26 9:04:52来源:高工锂电网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当升科技(300073)近日发布的上半年业绩快报显示,预计1~6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00 万元-3800万元,同比增长3600 %,去年同期盈利95.72 万元。

净利的飙升源于动力电池快速发展带动正极材料需求猛增。当升科技对外称,报告期内公司车用动力多元材料实现满负荷生产,正极材料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60%,销量同比增长约46%,其中多元材料销量同比增长约150%,毛利大幅上升。

一个无法忽视的现实是,尽管上半年以来三元材料电池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受阻,但在乘用车和专用车领域的市场份额则出现了明显的提升。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最新的数据显示,2016年6月纯电动乘用车装机电池中,三元电池占比最高为72%。

“我们认为下半年实际推出的车辆,多元材料占比会更高。未来在车用领域多元材料应该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当升科技高管层这样判断。

GGII预计,2016年动力电池需求量32GWh,三元电池的需求量将达到12.5GWh,同比增幅超过200%,乐观估计2020年三元电池需求量有望达到90GWh,对比2015年增长超过20倍。

近日,当升科技总经理总经理李建忠、董事会秘书曲晓力、财务总监邹纯格等高管在接受券商调研时,就当正极材料的发展趋势、当升科技的产品结构、战略布局等热点话题做了详细解读。

正极材料行业趋势解读

问:正极材料行业壁垒算高还是算低?公司相比国内同行的优势主要在于高端、低端还是性价比呢?如何持续性的保持竞争力?

答:作为锂电正极材料,大家都知道是三大块: 3C市场、电动车和储能。对于不同的领域,即便是在同一领域不同应用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相对来讲,动力电池包括储能电池对于材料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在锂电正极行业里高端的材料具有非常高的技术门槛,同时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对于一些中低端,比如充电宝等可能要求比较低,它的门槛就比较低。

现在正极材料行业的确存在这样的矛盾,一方面一些低端的特别是3C市场上产能呈现过剩,另一方面对于动力电池,高端产能不足。当升科技在正极材料技术上,包括制造工艺装备上保持相对领先的水平。后面当升科技会继续发挥技术领先的优势,不断开发出新的产品。

问:高镍多元材料与其他材料相比有什么优势?

答:高镍多元材主要提升了材料的能量密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之一是续航能力,续航能力主要是来自于正极材料性能的提升。随着镍的比例的提升,正极材料能量密度会提升,把高镍多元材料做到安全、稳定,能量密度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这也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往高镍多元方向发展的原因。

问:三元材料已经吸引到众多的企业和资金注入到行业,带来了产品同质化的竞争,公司如何看待市场竞争的风险?

答: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发展比较迅速,尤其是多元材料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运用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所以现在进入的资金非常多,未来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但在高端市场还是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公司要想保持竞争优势,必须在技术上、在研发上不断投入,不断开发新的技术。

问:请对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目前的市场环境,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一个预计?

答:随着今年国家新能源汽车政策包括电池目录的落地,下半年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应该会好于上半年,从目前目录来看,大巴和公交以磷酸铁锂为主,乘用车和专用车多元材料居多。

我们认为下半年实际推出的车辆,多元材料占比会更高。未来在车用领域多元材料应该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当然这并不代表磷酸铁锂电池以后没有市场。磷酸铁锂最大的优势第一是成本低,第二是没有资源瓶颈。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能够替代部分铅酸电池的市场。

问:动力锂电正极材料的认证周期一般要多少时间?公司原材料氧化钴存在着市场价格的波动性,请问公司在减少波动风险上有哪些针对性的措施?

答:用在车上的产品性能要求高,产品质量和一致性要求特别严格,比用在3C数码领域产品要严格得多。如果是要开发国际大客户,像日韩的大企业至少要两年以上的时间。如果说是用在普通的车型上,并不是一线品牌车上,开发周期会短一些。

钴金属最近有小幅的上涨,但是跟去年同期相比还是在一个低位,钴金属近几年都在低位的徘徊。目前市场上有一定钴金属的库存。当升有专门的团队来研究钴金属未来的走势,会根据未来发展钴金属价格的走势,适时采购钴原料。

问:新能源汽车现在非常火,未来会不会像光伏一样产生产能过剩?如果说氢能源的汽车推出来的话,锂电池汽车会不会成为过剩产能?

答:从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来说,全球都是一个长期发展战略。不光是中国规划到2020年,美国、韩国、德国、英国等都有长期战略规划。未来全球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将占到10%到30%的比例,对锂电池的需求是非常大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面这个行业都是处在稳定增长发展的阶段。所以与光伏市场相比,市场的支撑要好。

这里也面临问题,随着市场技术不断的发展,会有新的材料、新的技术出现,这个公司也一直在关注。燃料电池方面,从现在的技术水平到社会的配套、市场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在中国的市场上,五年左右的时间技术上取得一定的突破是有可能的。在更长的时间里面,比如说八年到十年左右,在市场的影响取得一些突破也有可能。但是我们相信在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面,锂电池仍然是一个主流。

(关键字:三元材料电池)

(责任编辑: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