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10月13日消息,期铜周四下跌近3%,因中国9月贸易数据显示出口急剧下滑,引发了对中国需求的新忧虑。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
伦敦时间10月13日16:00(北京时间10月14日00:00),三个月期铜收跌2.1%,至每吨4,712美元,稍早降至一个月低位4,687美元。在该水准,期铜较9月底触及的两个月高位4,889美元低大约4%。
中国海关总署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9月进口铜同比下滑近四分之一,这也是中国金属需求减弱的最新迹象。数据显示,中国9月进口铜340,000吨,环比下滑2.9%,同比下滑26%,为自2015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中国9月进口铜精矿139万吨,较8月下滑4.1%。
中国1-9月进口铜379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11.8%。
中国9月出口同比下降10%,远低于预期,进口也意外下滑,显示中国经济企稳情况可能只是暂时的。这份令人失望的数据反映出,中国国内和海外需求都疲弱,加深了对人民币进一步贬值的担忧。
Oxford Economics商品董事Dan Smith称:“9月中国铜市场数据很差,印证对尽管中国需求不错,但中国似乎真的在经历去库存阶段的看法。”他补充说,生产强劲,在短期内不会支持铜价上涨。
高盛称:“在铜方面,我们预期铜价未来三至六个月下行的主要原因是供应过剩的情况加剧,但我们意识到,我们进入需求疲弱的季节性阶段,在这时期,库存倾向增加,价格通常下跌。”
中国8月精炼铜产量增加12.4%,今年迄今增加8.7%至549.8万吨。
金属价格承压,此前美元兑一篮子六种货币触及七个月高位。
美国劳工部周四公布数据显示,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录得43年以来低点,并连续第84周在30万人的重要关口之下,持续周期为1970年以来最长,表明就业市场持续稳健,或足够支撑美联储在12月加息。
数据显示,美国10月8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24.6万,低于预期值25.3万人,前值从24.9万修正为24.6万,并连续84周低于30万。
美联储周三发布的9月货币政策会议记录显示,多位有投票权的委员认为,如果美国经济继续增强,应该会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加息。
国际铅锌研究小组(ILZSG)周四公布,全球8月锌市供应短缺扩大至7,400吨,7月下修至短缺700吨。
全球8月铅市供应过剩缩窄至7,700吨,7月修正为过剩1.67万吨。
三个月期锌跌至近四周最低2,210美元,后收跌1.1%,报2,241美元。
三个月期铅下跌1.4%,报1,995.50美元。
三个月期镍收跌1.3%,报10,430美元。
三个月期锡收盘时没有成交,最后买盘报19,475美元,下跌1.8%。
三个月期铝没有跟随基本金属市场的跌势,收高0.5%,报1,692美元,此前触及8月18日来最高1,693.50美元。
(关键字:期铜 LME 金属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