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春节期间流动性紧张 五大行获央行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

2017-1-22 8:55:58来源:华尔街见闻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据路透援引消息人士称,中国五大商业银行已于日前获准阶段性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一个百分点,以应对春节期间暂时性的流动性紧张问题;此次下调将于春节后,由央行相机恢复正常。

随后财新报道称,经确认,因近期流动性缺口过大,工农中建交五大行近日已获央行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各家分批分次,期限为28天,并非择机恢复正常。

中金固收评论称,这是历史上货币当局第一次使用定向与定时降准,以往的降准都没有限制期限,而这次是临时性的,在春节后会恢复正常。主要为了应对春节前提现、缴税、补缴存准等的影响。

近日,为应对节前资金面紧张,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接连“大手笔”投放流动性。本周,央行公开市场累计净投放11300亿元,为史上最大单周净投放,其中周二净投放2700亿元,为一年来最高。

今日shibor连续第六天全线上涨。其中3个月shibor上涨1.83个基点,报3.8213%,为2015年5月7日以来高点。

去年2月,央行曾降准0.5个百分点,这也是全年唯一一次降准,向市场投放了大约相当于6930亿元的基础货币。

不过此后,尽管在多个时点降准似乎“呼之欲出”,但央行始终保持了“克制”,利用被市场称为“酸辣粉”(SLF)、“麻辣粉”(MLF)的各种工具解流动性之渴。

华尔街见闻见智曾对此有所研究,认为央行以借贷便利工具替代掉降准,实质上是一种流动性顶层的期限错配,这意味着央行更愿意创造短期资产(对应增加银行的超额准备金),而银行作为该操作的债务人,债权人缩短其资金供应的久期实质上会加速影响到债务人的资产配置决策以及风险管理策略(比如应对LCR以及NSFR等监管指标)。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此前表示,外汇占款负增长了,市场流动性偏紧了,但是准备金这个工具却迟迟没有动用,其制约因素有两条。

第一因素是人民币贬值。货币政策继续向松调整,降准有可能对人民币贬值带来进一步的刺激,所以至少这个时候不适合。如果人民币汇率稳定,它调整一下也不是不可以,这是一方面的制约因素。

第二因素是对银行业信贷的影响。连平称,只要你准备金放下来,很容易增加信贷,今年信贷已经比较多了。“事实上今年实际新投放信贷对银行来说不是恐怖的所谓11万亿,全年我们估计接近12万亿,再加5万亿,那就是放了17万亿的信贷。”

(关键字:春节 商业银行)

(责任编辑:00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