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初到现在国内锡价基本上稳定在14-15万元/吨之间,没有太大的波动和起伏,伦敦的价格波动稍微大一点,大部分的时间也还是主要在1.9-2万美元/吨之间波动。我们觉得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因素有几点,首先国内的供应过剩局面到目前为止还在持续,同时国内的库存有了一定的增加,对价格造成了一定的压力;第二方面主要是国内外的货物流通不顺畅,市场不是很均衡。国内市场相对来说比较过剩,但是国外还是比较偏紧;第三个方面,因为锡本身是体量小的品种,在其他的金属涨幅比较大的时候,它受到的资金关注度比较低一些,所以整体涨幅也会比较小。
一、锡矿供应
国内:因为环保和安全的原因限制了一部分的产能,估计今年国内矿山的产量会有5%的增速,增幅主要来自于湖南地区去年环保设施升级完成后,今年开始投入了新的生产,另外内蒙地区这两年也陆续有几个矿山投产。明年国内矿山产量预计有一定的增长,主要是兴业集团旗下的银漫矿业,根据他们的最新规划,明年2月份公司系统改造之后,锡矿产能达到7500吨;其他的地区我们暂时没有看到新增的大项目。
缅甸:缅甸矿是国内冶炼厂重要的原料来源,占到国内原料供应的35%左右,缅甸矿的产量从2012年不到5000吨左右的水平,到去年年产量增长到5万吨。根据我了解的情况,目前缅甸当地矿产量已经达到阶段性的顶峰,去年下半年开始缅甸当地的矿山开采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减少,随着当地的开采活动进入低海拔地区之后,矿山的品位下降幅度比较大。2013年、2014年大部分当地矿石的品位在10%左右,最低也是5%-6%,今年下降到1.5%,生产成本的增幅也比较快。另外矿山的开采难度也有很大的增加,因为到低海拔地区之后大量的矿石转向了硫化矿,高温、热水都是很大的问题,导致矿石开采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减少。
但由于前些年当地大量开采,缅甸地区的矿石库存比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今年当地锡精矿的产量。还有一些比较低品位的矿,前些年大家开采的时候3%以下的都没有开采,目前的价格使得3%以下的矿开采还是有经济价值的,这些矿又被回采。
据我们刚刚拿到的海关数据,1-9月份总的锡进口金属量估计在45500吨左右,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左右,这会在短期内对市场造成很大的压力。四季度是缅甸锡矿出货的高峰期,我觉得今年四季度出货量的增幅不会那么明显,因为往年在7-9月份,甚至到10月份是缅甸的雨季,很多锡矿因为道路的原因没有办法出口,会囤积很多矿,雨季过后的11、12月份会有大量的锡矿进口到国内,今年当地的道路设施有很大的改善,雨季没有明显的影响,这个时间也没有囤积大量的库存,所以后面几个月的出货量还是会比较稳定,我们估计每个月是在5000吨左右。
未来缅甸地区产量的增长比较难预料,当地的矿山缺乏地质勘察数据,生产也比较无序,要了解整体的状况比较难。从我们和当地主要的锡矿生产商的沟通和了解来看,大家普遍反映的矿石开采量的下降是事实,短期是很难改善的;从新的资源发现的角度来看,目前当地还没有更好的资源发现。在矿山的矿石库存被消耗完以后,如果没有新的资源,锡矿的产量会有非常明显的下降。更长期来看,因为缅甸当地的生产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大的规模,如果当地的政局局势比较稳定,矿山大规模开采的持续时间至少还有5年,当然数量要维持在目前5、6万吨的水平比较困难。
印尼及其他:今年印尼的产量同比增幅也比较大,上半年的产量增加在20%左右。这其中和去年的水平有关联,去年印尼受到洪水灾害的影响,一季度的产量很低,今年和去年同比增幅比较大。我们估计今年印尼全年的金属产量有7.5万吨左右,比去年同期增长7000-8000吨至1万吨左右。另外非洲、澳大利亚今年锡矿的产量从上半年的数据来看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这些地区总的产量比较低,对全球总产量的影响是有限的,主要看中国、印尼、缅甸这三个国家。
全球:长期来看,由于缺乏新项目的投产,全球锡矿产量的增幅比较有限。也有一些新的项目,目前正处在前期的勘探或者可研的阶段,这些项目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非洲、摩洛哥等地区,这些项目的生产成本都是2.5万美金以上,有些项目由于缺乏后期的融资已经暂停了。
锡冶炼:国内今年整个锡冶炼产能的扩张比较快,冶炼产能并不是限制供应的主要原因,对于供应这一块最重要的还是原料,尤其是矿山的供应。再生锡原料来源主要是下游工厂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和整个锡的消费有比较大的关联,价格对于再生锡的影响不是很大。根据这两年消费的状况来看,再生锡的供应还是比较有限的。
二、下游需求和应用
今年总体的全球锡消费的水平比较平稳,增长幅度比去年略微低一点,去年锡的消费量增幅在5%左右,今年我们估计在2%-3%左右。今年全年锡锭的消费量我们估计是35.5万吨左右
几个下游行业受到利润的影响比较大,一个是锡化工行业,另一个是马口铁行业,这两个行业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环保整顿的影响。我们认为传统焊料领域长期会受到电子小型化影响比较大,目前来看需求量还是保持了适度的增加,增幅来自于新领域,包括近两年比较火的LED、光伏电池、汽车电子等等。今年焊料锡消费的增幅还是会有3%左右的增幅,未来几年当然小型化的影响还会继续,但是由于新领域的增加,锡在焊料领域的增幅会继续保持下去。
未来更长远的时间来看比较有前景的领域还是在能源方面,比方说锂离子电池,我们最近也看到比亚迪和日本丰田汽车在含锡的锂离子电池方面都有新的进展,并申请了相关专利。但是目前这些材料还在研发阶段,到产业化应用还需要一段时间。还有锡在不锈钢的应用也有开发和进展,像日本的新日铁和国内的太钢集团都有。总体来说,我们目前还没有看到一个很快就进入产业化应用的新亮点,锡需求1%-2%的增速会进一步维持。
三、供需格局
综合来说,我们认为今年整个全球锡的供需基本比较平衡,可能有小幅的短缺。今年我们估计全球供应缺口是在3000吨左右,明年我们估计是7000吨左右;国内还是处于过剩的局面。随着锡精矿加工贸易的增长,明年过剩会得到一定的缓解。锡精矿的加工贸易今年在4月份批准,到目前还在申请加工贸易手册的过程中,估计12月份能正式开展。加工贸易开展以后,一方面会化解国内供应过剩的格局,另一方面也会对国内外价格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伦敦和上海的价格比。
四、库存
今年国内的显性库存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上期所库存从年初的4000吨左右增加到9月份1万吨的水平,目前是9000多吨。其中有国内供应过剩的因素,另外也有隐性库存转化为显性库存的因素。价差因为今年以来,上期货主力合约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一直存在较大的升水,很多贸易商利用这个价差做期现套利,从而使得大量的锡锭流入上期所仓库。不过,伦敦金属交易所的库存目前仅有2000多吨,应该是历史上非常低的水平,反映了海外市场相对比较紧缺的状态。
五、价格的看法
从锡价的历史价格水平来看,2011年的时候国内最高的价格达到了21万元/吨左右,伦敦最高价格也超过了33000美元/吨,虽然目前的价格水平相对过去几年较高,但离历史高点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锡今年的价格涨幅一直比较滞后,大家对锡价的未来还是有一定的期待。尤其是缅甸矿的生产如果出现调转,对整个市场的格局影响比较大。另外因为过去多年一直缺乏矿山的投资,未来后续资源的可持续性还有一定的挑战。目前短期内锡的价格受到原料供应的压力,会有一定的下调,但中长期我们还是相对比较偏乐观。
Q & A
Q:锡下游需求的是什么样的格局?各个消费领域的比例如何分布?
A:目前焊料领域占到锡消费的50%左右,然后是锡化工,占到15%左右,然后是铅酸蓄电池和马口铁,马口铁占到10%左右,铅酸蓄电池不到10%。国内焊料领域的占比会更大一些,60%左右。
Q:国内生产企业锡库存的水平?
A:大部分的冶炼加工企业没有囤积锡锭的习惯,基本都是有多少锡锭都会销售到市场上,可能原料会有一定的囤积。上半年冶炼企业的库存水平还是比较高,下半年目前来看相对比较低了。一些大的企业会有不到1个月的锡锭库存水平,小企业几乎没有。原料库存基本上在1个月或者1个半月左右。
Q:目前国内锡矿和加工企业的成本是怎样的水平?
A:成本是曲线分布的状态,平均下来国内的锡矿总成本大概在10万/吨左右,有些更低一点,8、9万元/吨左右。目前冶炼的加工费,像现在40度锡精矿的冶炼加工费是18500元/吨。加工费呈现下降趋势,去年四季度40度锡精矿最高的冶炼加工费到了2.5万元/吨,今年在持续下降,目前为止是1.85万元/吨。一方面反映了大家对未来原料减少的预期,另外冶炼产能扩张得比较多,造成竞争比较激烈,使得加工费也有一些减少。
Q:之前您提到环保这一块对云南各个地区的锡矿有复工方面的压力,环保的影响预期会持续到什么时候?
A:现在当地政府没有给出一个时间表,一开始在年初停产的时候主要是由于安全方面的原因,现在挺难预测的。我觉得就算未来矿山重启了,产量和原来相比也会有比较大的减幅,不是所有矿山都可以开得起来的。目前云南地区由于环保停产的产能约为5000-8000吨左右。
(关键字:锡 行业 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