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行情描述:
本周LME 3月期铅价格上涨。周初开盘于2489美元,开盘后价格上涨,价格最高2555美元,随后价格震荡,最终收盘在2530美元,上涨48美元,涨幅1.93%。本周沪铅主力价格下跌。周一开盘于19175元,开盘后价格小幅回落,价格触碰20日均线后反弹,最高达到19330元,随后价格回落,最终收盘在19125元,本周价格累计下跌110元,跌幅0.6%。
本周行业看点回顾:
废铅酸蓄电池贴上二维码更易回收?
2016年我国铅蓄电池产量达到20513万千伏安时。作为使用范围最广、市场份额最大的电池产品,铅蓄电池还具有极高的可回收再利用价值,其报废时可以收回原价值至少1/3的残值。使用再生铅制造铅蓄电池,既可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也可降低生产成本,形成绿色产业。
近日,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废电池回收利用分会正式成立。风帆、天能、超威、骆驼等40余家业界知名企业以及铅蓄电池骨干制造商就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达成共识,将发挥自身对废铅蓄电池回收利用的主渠道优势,规范回收利用体系,清除目前在回收领域不规范的行为。
急需完善回收利用体制机制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印发《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国办发﹝2016〕99号)文件中,专门对铅蓄电池生产的责任延伸和建立健全回收利用管理办法,提出了明确要求。
据了解,为贯彻落实文件精神,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一直致力于制定相关管理制度草案,引导企业建立与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系统紧密相关的代码信息编制规则(行业标准)。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理事长赵金生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国务院文件发布后,协会在不断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征求了铅蓄电池企业意见,初步形成了回收利用相关管理制度框架和产品代码编制规则的草案,将在接受有关主管部门指导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工作开展。废电池回收利用分会的成立,将成为废电池回收利用工作新的转折点。
赵金生表示,分会成立后,将致力于建立完善的回收利用体制机制,促进企业把实现资源充分循环利用,作为推动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同时,充分发挥协会在企业和政府之间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反映企业诉求,提出意见建议。
行业有望统一信息标识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专职副理事长兼回收利用分会会长王敬忠向记者透露:“我国铅蓄电池产销量大,产品用途广、生产厂家数量多。目前,不少企业自建了产品信息系统,编码规则不尽相同,不便于废电池回收量的统计及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王敬忠表示,为落实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系统的要求,《铅蓄电池二维码编制规则》(行业标准)初稿工作已基本完成,将在骆驼、超威、理士等几家企业进一步验证的基础上,争取尽快完成这项标准制定工作,以协会团体标准发布实施。
根据《铅蓄电池二维码编制规则》初稿内容,二维码的编制将有统一结构格式要求,基于OID编码体系,并兼容于二维码统一标识体系(IDcode)。本标准的实施将有效规范铅蓄电池流转过程跟踪与溯源信息的编码和制作,统一企业信息标识规则,建立铅蓄电池产品的统一信息标识规则,有利于建立行业大数据信息平台,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及定位、查询、追溯,同时有利于规范产品的生产、流通、回收,提高铅蓄电池售后质量管理水平。
建立行业统一管理平台
在采访中,不少企业也表示,考虑到各企业电池应用二维码方式不同,现推行基于二维码为主要方式的铅蓄电池身份信息编码规则,应保证电池二维码全局的统一性、安全性、兼容性、灵活性、防伪性,同时最大可能减轻企业负担。
“建立统一的电池二维码管理平台,采用接口的形式来规范各企业二维码规则并保证电池身份信息在全局范围内的唯一性。”一位业内人士建议。
他指出,一方面,各家企业可以制定自己的电池二维码规则,保证企业内电池二维码的唯一性、可追溯性、防伪性。另一方面,再制定自己的二维码规则与统一的二维码规则一一对应的算法,生成与之相对应的统一电池身份信息向平台提供。而对于平台而言,只需开发一套可以识别任何电池二维码规则的APP即可。“验证企业的二维码内容,在电池流转及回收的过程中不需要区分是何种电池,由系统扫描后自动区分。”他表示。
相关报道
骆驼加速废旧电池处置工厂布局
在骆驼集团位于湖北省襄阳市亚洲最大的汽车启动用铅酸蓄电池生产基地,全自动输送带上,激光打标机给全自动输送带上经过的一件件电池产品烫上专属二维码。
“这独一无二的身份证明不仅记录了电池的型号、生产日期、出生地等信息,同时也将追踪它从制造、流通到回收的全生命周期过程。”骆驼集团总裁刘长来告诉记者,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不仅可以辨别产品真伪,同时也能查询到服务商名称、质保期和建议更换的时间。对于制造企业而言,产品实现一件一码,对其生产、仓储、物流运输、消费、回收等环节进行数据采集跟踪,可以帮助企业内部自查哪个环节、哪个步骤出现问题。特别是在回收环节,将对报废产品的最终流向进行监控,追踪其是否得到正规处置。
刘长来透露,根据企业制定的《2016-2020年战略发展规划》,他们接下来将对原有产业链进行升级改造,利用遍布全国的数万个门店网络,大力发展电商及废旧电池回收渠道建设,加速全国电池生产及废旧电池处置工厂的布局、打造铅酸蓄电池绿色闭环循环经济产业链。
调查动力电池回收:2018年规模效应或将迎来盈利
按照相应的报废标准,预计到2018年中国动力电池废旧回收市场将初具规模,回收企业即将迎来规模效益带来的盈利点。
12月1日,《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正式实施。同时,《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发布在即。新政策对于回收渠道和相关标准正在进一步完善。
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测,到2020年前后,我国纯电动(含插电式)乘用车和混合动力乘用车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将达到12万-17万吨。目前,已经进入电池报废期。
近日,沃特玛储能技术有关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提升回收效率,要先明晰动力电池回收的路线问题,其次是多方参与回收共同承担责任,鼓励电池生产企业、废电池收集企业及利用企业等共同建设废电池收集系统。
广东是全球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制造基地之一,仅动力电池生产量就占据中国行业的60%,拥有比亚迪、比克、沃特玛、鹏辉、亿纬锂能、德赛等企业。作为全国首批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和首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城市,深圳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集群地。深圳市以及周边企业开始了对细分市场的布局。
回收路线盲区
据了解,汽车使用的电池类别有铅酸蓄电池、锂电池、镍氢电池以及燃料电池等。其中,铅酸蓄电池已经在环保部的危废处理目录中,需要交给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回收厂处理。
今年1月印发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中,率先确定对电器电子、汽车、铅酸蓄电池和包装物等4类产品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生产企业需要对废旧产品的回收负责。
但铅酸蓄电池在流通环节上还是相对零散,也给后续的回收带来了难度。记者近日走访了深圳市八卦岭片区多家汽车蓄电池直销和经销商发现,对于售出的蓄电池,门店绝大多数都负责代用户回收,而且回收范围不仅限于本店售出的电池。
根据容量大小,回收价格在40-200元不等。一位店主表示,门店回收废旧铅酸蓄电池后,再转卖给有资质的废品回收公司,进行集中处理。
“对于用铅酸蓄电池的车来说,厂家更换相对较贵,所以一些消费者选择自己购买更换。但因为锂电池外面买不到,必须找原厂。”上述店主表示。
在锂电池取代铅酸电池成为未来电池的主流趋势下,动力锂电池的回收体系构建相对较为完整。
目前,电池回收模式主要有电池生产商回收模式、行业联盟回收模式和第三方回收模式。
“从回收渠道看,废弃电池回收来源主要是汽车维修企业、电池生产企业以及报废汽车拆解企业,电池企业与整车厂一般只针对自己生产的电池类型建立回收渠道,而专业第三方回收企业在回收渠道的布局更为全面。” 沃特玛上述人士说。
以整车厂为例,记者从比亚迪了解到,借用完善的经销商服务网络,比亚迪对电动车动力电池可以实现100%的回收。同在深圳的沃特玛对于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也构建了网络体系。应用逆向物流模式,结合整车企业、原材料生产企业等形成回收产业链,从而将电池从制造、消费到回收整个流通环节进行有机整合。
另外,深圳及周边地区还有专业从事动力电池等回收的第三方企业,如格林美、广东邦普等企业,共同构建了一个多方参与的回收体系。
不过,在专业回收公司和政府回收中心较少的情况下,加上市场利益的驱动,不乏一些资质不明的回收站在从事动力锂电池回收。
记者拨通了发布在网上的、回收深圳区域动力电池的企业负责人曾经理的联系电话。该人士表示,为了降低成本,一般不针对个人回收,而且只收购还保有储能功能的电池组,完全报废的不接收。
不同类型电池制造和设计工艺的复杂性、串并联成组形式、服役和使用时间、应用车型和使用工况的多样性,小作坊无法得到相关技术和数据。因此小作坊出来的电池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沃特玛上述人士也指出,希望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并严格监管,同时给予取得资质的企业相应的资金支持。
广东省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的内部人士指出,深圳在推广新能源车的时候,车主需要交纳一定的押金。车报废后将产权交回给汽车生产企业,获得押金返还,“相当于有一个回收的闭环,电池的回收有一定的保障”。
标准待统一
渠道问题直接影响了后续的回收利用效率。目前行业内对于退役电池的回收处理基本都处于研究起步阶段,采用的技术路线主要是先对其进行性能检测评估,健康状态良好的电池将梯次利用于储能等领域,对于无法满足梯次利用要求的报废电池,则通过拆解、破碎,对其内部原材料进行回收,最终得到金属材料及金属盐,如碳酸锂等。
目前,梯次利用在整个回收市场上仍占主导,但电芯的类型、大小不同也是很大的难题。
动力锂电池本身类型较多,按正极材料分主要有钴酸锂、锰酸锂、镍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等。不同类型的锂电池在回收处理时所采用的工艺,以及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会不同,“目前三元电池的回收利用价值相对较大。”沃特玛上述人士说。
按照相应的报废标准,预计到2018年中国动力电池废旧回收市场将初具规模,回收企业即将迎来规模效益带来的盈利点。
从去年底开始,对于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的相关规范也越来越密集。2016年12月,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初步规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今年5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简称《拆解规范》)。这是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为主导完成的国内首个关于车用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国家标准,2017年5月12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公布《拆解规范》,并决定于2017年12月1日开始实施。
在动力电池企业内部人士看来,《拆解规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行业规范,对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安全性、作业程序、存储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严格要求,但是对当前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的最大制约因素,即电池型号规格尺寸问题仍未涉及。
广东省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统一相关标准是未来政策努力的方向,尽量建立统一的标准有利于回收链条的运行。但还是鼓励差异化,因为能量密度等技术指标是电池企业市场竞争中竞争力的体现,统一标准的内部的架构还需要探讨。
本周现货概述:
现货铅主要成交区间在18700-19250元/吨。本周货源维持局部偏紧,持货商报价对1801月合约主流报价在c200-b250元/吨附近,金沙报价b80-b120元/吨,货源仍然稀少,铜冠报价c100-c40元/吨,双燕报价c40-b40元/吨。本周贸易商挺价惜售,报价仍然坚挺,下游按需采购,成交一般。据SME调研结果来看,贸易商认为短期铅价将调整为主。
下周预测:
从当前行业看,国内再生铅产能与原生铅产能远高于需求,当前有规划未完全建造的再生铅产能超过一百万吨,国内有效产能十分充裕,从需求端看,铅酸蓄电池生产出现小幅回落,铅锭主要下游出现一定的萎缩,然而年内铅锭一度出现短缺,这主要受到国内政策限制,国内连续多次环保审查压制铅锭产量,故2018年维持此状态概率大,当前市场看,现货市场维持供需两淡,消费有走弱态势,预计价格在高位继续震荡,后期因消费萎缩或将回落。
(关键字: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