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ITRI锡市场及期货(个旧)研讨会于3月27日在云南个旧召开。国际锡协中国会员代表50多人出席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大家对宏观经济形势、锡市场和环保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CRU战略咨询中国总监高杉女士对宏观经济和工业金属市场进行了展望。她认为全球经济有望在2018年继续高速增长,之后会温和放缓,贸易战的影响会有不确定性。她认为黑色金属的牛市行情会在今年逐渐到顶,进而看好今年有色金属的表现。有色金属价格在短期也许有震荡,但在中期很看好。在其列出的2018年较于2017年的商品温度计中,锡位于0%-5%暖和的温度区间,比较看好今年锡价的上涨;而在2021年较于2017年的商品温度计中,锡位于>15%炎热的温度区间,价格会在中期上扬。
国际锡协中国区首席代表崔琳女士随后为大家分析了国内外的锡市场情况。她认为2018年全球锡消费会保持温和的增长,增长率在2%-3%之间。中国电子电器产品产量增速在今年1-2月份稍有回落,但预期消费需求会逐步变好并保持稳定。锡的显性库存目前处于历史低位。精矿供应决定市场平衡,综合比较,2018年全球矿山产量将可能出现下降。中国国内矿山产量的增加将抵消部分缅甸矿的缩减,国内冶炼厂原料竞争压力大。基本面对价格有较强的支撑。
接下来,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于站良先生为参会代表介绍了锡行业环保趋势及砷污染治理方法。他首先介绍了采、选、冶流程中产生的废物,包括各类大气、水和固体排放物。然后从布局要求、生产规模、质量工艺和装备、能耗、资源综合利用、环保、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以及规范管理等方面讲解了锡行业规范条件。接着阐述了锡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锡冶炼过程中砷的处理方法。
之后,参会会员代表对锡市场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讨论。冶炼生产企业纷纷表示在原料供应方面存在较大的压力。缅甸矿对国内的供应今年预期会比2017年少15000吨金属量,3月份预计只有大约2000吨的金属量,比去年平均月度5000-6000吨的供应要低,比今年1月份超过1万吨的供应低很多。而且由于现在缅甸矿大多采用浮选技术,精矿品位较低,导致冶炼回收率降低,所以实际锡锭产量也更低。国内湖南、内蒙和云南地区的精矿供应预期能增加约10000吨金属量。最近国内冶炼加工费的下调以及辅料、人工等冶炼成本的上升,导致国内冶炼厂的减产意愿更加强烈。受限于原料供应,云锡公司表示今年的精锡产量预期会减少约9000吨,乘风公司表示今年的精锡产量预期会减少大约20%。下游消费企业表示3月份消费需求稍微乏力,但预期会保持相对稳定。总体而言,受原料供应的影响,精锡产量预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而需求会保持相对稳定或温和增长,这在基本面方面会为锡价提供强劲的支撑。
最后,参会会员代表参观了云南乘风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并进行了深入交流。
注:国际锡业协会共有25家中国会员企业,其中包含15家冶炼生产企业会员,会员企业精锡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87%。
(关键字:锡价 期货 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