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价震荡运行

2018-5-4 16:00:44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本周行情描述:

本周伦震荡走势。周一开盘于21150美元,开盘后锡价震荡运行,最低至21000美元后横盘整理,周四价格小幅上涨,最高至21275美元,至周五截稿时收于21260美元,本周上涨260美元,周涨幅2.64%。本周沪锡主力震荡运行。周三开盘于147300元,开盘后锡价盘整,最低至146650元,周五锡价小幅回暖,最高至148580元,至周五收于147800元,本周上涨100元,周涨幅0.07%。

本周行业看点:

中国3月锡矿进口锐减,缅甸仍是最主要供应国

海关总署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3月锡矿砂及精矿进口量为8004吨,同比锐降逾60%。

中国3月锡矿进口突发锐减 未来锡市将何去何从?

海关总署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3月锡矿砂及精矿进口量为8,004吨,依照往年数据分析推测,中国3月的锡矿进口会比之前月份有一个较大的上扬,而今年3月的锡矿进口不增反减,同比锐降逾60%。

由于中国锡矿进口量几乎为缅甸锡矿所覆盖,相关性高达99.2%,缅甸锡矿产量的减少和品位的下降是3月我国锡矿进口数突然下滑的主要原因,同时,全球锡产量增速减缓及LME锡库存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进口,上海有色网锡及稀土行业资深分析师邬小枫预测下月锡产量预期有较大下滑,锡现货升贴水看涨,但是5月份的产量变动情况目前仍不明朗,并不一定会大幅下降。

缅甸锡矿进口量占比已达99.2% 世界锡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日本及西欧,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锡消费国,其中65%用于焊料,欧美国家焊料锡消费占比47%。全球锡矿资源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尼、巴西、玻利维亚、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其中我国每年从缅甸大量进口锡,但是缅甸本身储量有限,可采年限只有3.3年,加之品味下滑严重,表层4%以上品味的富矿已经接近枯竭,目前开始向地下开采,导致成本快速提升。

据媒体援引缅甸高级官员,该国锡矿产量正急剧减少,现有储量可能在未来2至3年开采殆尽,值得注意的是,缅甸是全球第三大锡产国。预计缅甸锡矿供应拐点将在今年出现,产量将明显下降。佤邦曼象矿区为缅甸主要锡矿产出地,2012-2015年,该地区开采的是地表高品位富矿,露天品味高于5%,产量由零增长至5 万吨左右的水平,属于高品位、低成本矿区;2016 年开始逐步转入地表下低品位贫矿,2017年全面进入地下开采阶段,锡矿品位进一步降至1.5-2%。随着当地政府锡矿库存的持续消耗,2018 年该矿区产量将会出现明显下降,拐点将会出现,全年或影响1万吨左右。 》查看详情:

即使缅甸的锡矿逐年减少,中国从缅甸的锡矿进口量却常年占比第一,2018年1月,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中国1月锡矿砂及精矿进口量为44,798吨,同比增加41.54%,其中增幅99%来自缅甸。缅甸锡矿的产量减少会直接影响我国的锡进口量。 全球锡矿产量增幅减缓 不只是缅甸的锡矿开始告竭,全球范围内的锡矿产量开始出现拐点。

英国基础矿物情报研究机构(BMI)最新报告预测,由于环境规定更加苛刻,加上主要生产国,比如中国、印度尼西亚和缅甸开采品位下降,从2018年到2026年,全球矿山锡产量增幅将减缓。

全球锡保有储量在1999年为960万吨,经过多年开采,截至2015年,全球锡储量为480万吨,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尼、巴西等国,其中中国锡储量占比31%,位居首位,印尼、巴西分别占比17%与15%,三国锡储量合计占比62%。

目前能够经济开采的全球锡储量只有220万吨,仅可满足世界7年的生产需求。》但是,BMI预计,由于缅甸、玻利维亚、秘鲁和澳大利亚产量增长,全球矿山锡绝对产量仍将增长。

报告预测,从2018年到2026年,全球矿山锡产量将以年均1.8%的速度增长,低于前9年2%的增速。增速下降主要由亚洲引起,比如缅甸矿石品位下降,而印度尼西亚则是因为环境规定更加严格。》查看详情:锡库存显现不足 4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伦锡库存降至1,995吨,连降第三日。

本周现货概述:

本周现货锡上午主要成交在144500-146500元/吨。现货锡价上涨,锡矿供应预期偏紧,冶炼厂有一定惜售心理,报价较坚挺。

下周预测:

受现货供应偏紧提振,锡价小幅上调,下游畏高采购需求回落,市场交投偏淡。短期锡价或横盘整理。

(关键字:锡)

(责任编辑:0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