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回收走向商业化

2018-8-13 8:30:15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7月底,工信部发布了第一批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名单,紧接着在两天后发布了相关试点工作的通知。两条重要政策的接连发布,表明了行业统一的动力电池回收体系急需建立起来,这是推动动力电池商业化的重要一步。

出于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技术制约,以及目前行业内缺乏统一标准,工信部公布的第一批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名单主要为行业内规模较大的电池生产厂家或供应商。

比如湖南邦普就是宁德时代控股子公司,主要业务为电池循环、汽车循环以及新材料三大产业板块,其生产的产品主要为宝马、比亚迪以及宁德时代提供原材料。而赣州豪鹏则是国内最早一批投入电池回收的企业,在去年已经和北汽新能源建立了废旧电池回收的相关合作。

第一批白名单的公布意味着国家层面已经开始加快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同时明确了电池回收的高标准,以避免一些不具有技术和资质的小企业在废旧电池回收过程中造成污染与浪费。当然,第一批白名单企业也将成为未来行业标准制定的重要参与者,未来有可能推动整个回收行业从政策导向发展为市场主导。

不过,中国的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目前尚是一片蓝海,政策推动依然至关重要。

同样地,德国市场地动力电池回收也是由政府主导,诸如《欧盟废弃物框架指令》和《电池回收指令》就明确了电池生产商、销售商、回收商和消费者各方的责任和义务。此外,戴姆勒也在数年前与几家动力电池背景的公司合作建立了退役电池储能站,以期平衡整个德国的电网压力。

至于在日本,动力电池回收主要依靠生产商主导,除了享受政府提供地相应补助之余,车企也会推出一些创新地回收方式,比如将废旧电池地电电能转移到日常民用电领域,以提高锂电池的回收率。

(关键字:动力 电池 商业化 回收)

(责任编辑:0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