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40年来,深圳汇聚整合优质资源,不断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2020年也是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关键节点。特区深圳历经40载风风雨雨上下求索,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重要平台作用,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制度体系,向世界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强大的“窗口魅力”;充分把握“一国两制”蕴含的比较优势,深化深港紧密合作,更好地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携手共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跑出先行示范区建设“加速度”
年末,深圳再次上演招商引资“重头戏”。在8日举办的2020深圳全球招商大会上,深圳交出的成绩单亮丽喜人——洽谈签约项目242个,涉及投资总额超7800亿元。其中集中签约的40个重大项目,包括美国开市客华南总部项目、荷兰皇家飞利浦创新中心项目、英国阿斯利康-康泰新冠疫苗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马来西亚IOI中国区总部项目、中国香港周大福集团商业综合体暨富通保险中国总部项目、中国台湾臻鼎科技半导体载板生产基地项目等。
此次签约项目均是针对深圳产业发展导向而重点引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金融、商贸流通、数字经济等领域的高端项目,将为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全球招商大会上的累累硕果,尽显深圳投资魅力。
深圳市商务局局长王有明表示,当前,深圳再次迎来新一轮战略发展机遇期,深圳将立足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助力全球投资者、创业者来深圳参与建设,专注“全球区域”“创新链接”“重大外资”“高端服务”“营商环境”等,助推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
可以说,是深圳的科技创新活力和产业链集聚优势吸引了众多优质企业入驻。据统计,今年前10个月,深圳实际使用外资70.55亿美元,规模占全国的6.1%;增速方面,同比增长7.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截至今年10月底,深圳已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9.6万个,累计吸收合同外资3059亿美元,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1205亿美元。
今年以来,深圳以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为契机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充分发挥综合授权改革试点的牵引带动作用,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激发新动能、培育新优势、注入新活力,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奋力跑出了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加速度”,前三季度GDP增长2.6%,增速居我国一线城市首位,净增企业16.2万家,续写了“春天的故事”。
尊重市场、研发机构和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是深圳科技创新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越来越多企业扎根于此,设立总部企业、研发中心,创新中心和产业基地等,为深圳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今,深圳科技创新型企业已经超过3万家,2019年底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1.7万余家。作为创新主体,这些企业已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先锋,并不断向全球创新链、价值链的上游攀升。随着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深圳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也逐步增强,成为推动下一次产业浪潮的重要力量。
以科技创新立市的深圳,不断增强创新引领的核心引擎作用,大力布局创新载体,补短板、强基础,以增强原始创新能力。仅今年就有一批一流的科研机构加速落地深圳: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主校区11月份启动建设、国家超算深圳中心二期、深圳湾实验室等科技创新载体明确落地,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成功授牌,5G中高频器件和石墨烯两家创新中心已挂牌……截至目前,深圳已累计建成基础研究机构12家、诺奖实验室11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6家,各类创新载体已达2642家。
融出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合力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圳是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也是境内外投资者投资大湾区、分享大湾区发展机遇的重要窗口。深圳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地处大湾区核心枢纽位置的优势,以更新作为、更大担当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经济运行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依托特区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青年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城市营商环境、宜业宜居等方面的创新发展成果,全面深化与大湾区城市的紧密合作,为大湾区融合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促进大湾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为建设世界一流湾区不懈努力。
从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到未来发展平台的开放对接,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建设正在不断深入。下一步深圳还将加快建设国际航空枢纽,高效服务湾区核心区,与香港、广州共同打造全球联系网络,开展深圳机场(8.380, 0.14, 1.70%)周边高铁、城际、高速公路等接驳系统研究,强化深圳机场对大湾区城市的服务;构建融合深莞惠、连通大湾区、服务全国、辐射亚太、面向世界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交通支撑。
今年是我国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键之年。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四个中心城市之一,不断增强在大湾区建设中的核心引擎功能。今年6月,深圳市委大湾区办正式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指引》,从国家战略、核心引擎、社会参与三个层面,对粤港澳大湾区现阶段的空间布局、重大项目、重点领域以及深圳提供的政策支持等基本情况作了详细介绍,以引导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支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根据这份“指引”,深圳正加速推进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光明科学城、深港口岸经济带、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粤港澳大湾区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合作区等7大重点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深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等重点领域的布局与发展;在金融、就业、居住、人才引进、教育等方面提供了多项政策支持;并成立了市委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以及7个专责小组负责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曹达华也表示,正围绕着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深圳建设成为大湾区最有带动力的极点,在重点领域率先实现与港澳规则的衔接。
事实上,今年以来,包括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跨境资产转让业务试点、设立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跨境投资试点、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立个人Ⅱ/Ⅲ类银行结算账户试点、非银行金融机构有序开展结售汇业务、移动支付工具在粤港澳大湾区互通使用、中国人民银行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上线运行等17条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措施已经落地深圳;实施更高水平的贸易投资便利化试点、开展资本项目跨境人民币收入境内使用便利化改革试点和非投资性企业开展股权投资试点等3条措施也已在深圳前海蛇口片区开展试点。
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业就业的热土。11日,由深圳海外联谊会主办的“汇聚青年力量 助力双区建设”2020年深港澳青年峰会上,支持港澳青年来深圳实习就业的“同心撑青年”计划和深港澳企业政策咨询服务“问策助发展”计划正式启动,预计每年可为港澳青年提供最多上千个就业与实习岗位以及各类创业、就业政策信息咨询服务。
深圳市统战部部长杜玲表示,深圳积极实施利港惠港工程,出台了便利港澳居民在深发展18条措施。深圳海外联谊会也设立了14个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携手深圳大学成立了全国首个港澳青少年宪法基本法研修基地,在全市打造了63个乡情文化基地,支持成立香港深圳青年总会,为大湾区青年不断创造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新机会,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来内地学习、就业、生活,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
深港成为大湾区重要发展极
12月7日,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二期项目正式启用,首批4家孵化机构和32家港台创新创业团队入驻。当日前海港澳联谊中心揭牌,前海深港供应链金融创新基地获得授牌。
同日,深圳前海管理局还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建设港中大(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港中大(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港中大(深圳)前海深港法制研究院和港中大(深圳)前海现代教育创新研究院,共同建设港中大(深圳)国际化产学研中心等。
前海深港合作区党工委书记黄敏表示,前海将扎实做好深港合作这篇大文章,为港澳青少年在前海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努力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丰富“一国两制”新实践作出贡献。
前海作为“特区中的特区”,是深港合作中与香港关联度最高、合作最紧密最成功的区域。深港合作是前海的核心使命,也是前海最大优势和鲜明特色。前海因深港合作而生,因深港携手而兴。其中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是专为粤港澳台青年拓宽发展路径打造的创业平台,也是香港青年内地发展的“第一站”。
深圳坚持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以前海的新担当新作为助推做强粤港澳大湾区深港这一极,促进内地与香港融合发展、相互促进,支持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当前深圳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和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多个深港重要合作平台,充分对接香港在金融、物流、科技、法律等方面的优势,营造一流环境,集聚更多港资港企,便利香港居民到前海学习、就业、生活,全面提升深港合作能级,展现“一国两制”的新实践、新成效。深圳市副市长艾学峰也表示,深圳与香港的合作,既包括在基础设施方面的硬联通,也包括在规则衔接方面的软联通,要促进在经济、科技、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多方面合作,加强深港在口岸建设、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教育医疗、社会民生、疫情联防联控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将深港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发展极,成为大湾区最具活力、最有带动力的极点。
今年10月,深圳前海管理局会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发布了《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香港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机构执业备案管理办法》《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香港工程建设领域专业人士执业备案管理办法》。这是国内首批专门面向香港工程建设领域资质资格内地认定的规范性文件,为进一步推动深港两地工程建设领域合作提供了依据,也推动了深港两地经济运行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今后就可以保持香港注册建筑师身份在前海直接执业,公司也可以在前海参与项目建设投标,更好地融入大湾区建设和发展。香港青年创新创业协会会长王凯也表示,香港青年应深入参与大湾区建设,与深圳青年加强沟通合作,把握大湾区发展的历史机遇,利用好政策红利,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和领域。
自2010年设立以来,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已成为我国发展最快、质量最高、效益最好的区域之一。前海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实施提升前海深港合作水平、拓展前海深港合作空间行动,鼓励引导香港同胞充分发挥投资兴业、双向开放的重要作用,打造深港文化广场、前海深港合作基金、深港产业六大小镇及前海深港金融创新港、智慧创新港两个创新港,推动深港两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来前海学习、就业、生活,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近日也表示,香港将抓紧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把握“十四五”规划编制及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实施综合改革试点等契机,推动港深更高水平的合作,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希望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便利各类要素自由流通,携手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强强联手打造“双城经济”,共同发挥引擎功能,加强青少年交流交往,共增两地民生福祉,为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贡献更大力量。
(关键字:深港 合作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