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傍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决定从2011年6月20日起,再度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管理部门再度释放了货币政策收紧的信号。今年以来存款准备金率一直保持着“一月一调”的提升节奏。自去年以来央行更是先后十二次上调准备金率。据估算,此次上调后,可一次性冻结银行资金3800多亿元。大中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将达到21.5%的高位,中小银行准备金率亦升至18%的高位。
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意在进一步回笼市场的流动性,控制物价上涨的货币因素,缓解居高不下的通胀压力。当前对于加息工具的使用由于经济放缓而更趋于谨慎,而公开市场回笼由于利率倒挂出现乏力局面,使得存款准备金率不得不成为回收流动性优先选择的手段。
西南证券(600369)研发中心王剑辉认为,出于对实体经济承受力的考虑,原本预期的本月内加息,可能会延迟到下个月。
意在控制物价过快上涨
“6月份我国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高达6000亿元,此外,新增外汇占款也不会低于3000亿元,近万亿元资金需要央行对冲,这是央行再度上调准备金率的直接原因。”交通银行(601328,股吧)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新华社记者表示。“CPI再度上涨是导致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重要因素。”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称。
就在央行宣布上调准备金率的同一天,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了 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该数据同比涨幅达5.5%,创出34个月来的新高。“5月份数据显示出当前我国通胀压力仍未有减缓迹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能够减少银行的可贷资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通胀的效果。”杨瑞龙说。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实验研究室主任刘煜辉认为,在我国物价走升的诸多推力中,市场上过多的存量货币是重要推手,此次央行再次上调准备金率,就是为了收紧市场上过多的流动性,控制物价上涨的货币因素,从而达到抑制通胀的目的。
“一月一调”不算“超调”
此前市场曾出现对政策收缩力度过大、政策是否超调的担忧,对此专家指出,此次准备金率的再度上调,体现出货币政策坚持稳健基调不变的整体思路。“此次上调是当前稳健货币政策的体现,目前通胀压力仍是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因此收紧流动性仍是目前货币政策的方向所在。”杨瑞龙说。
今年前5个月,中国央行不断收紧流动性,已经连续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且进行两次加息,然而CPI却在调控之中不断上涨。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表面上看CPI越调越涨,但是如果没有这样持续的货币回笼,很可能出现“不调更涨”的局面。“货币因素是导致通胀的源头,因此从去年以来对于货币供应的调控应当继续。但是货币调控有其滞后性,我们不能指望宏观调控对于通胀的影响立竿见影、一蹴而就”。
从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或将长期面临着通胀压力。从全球范围看,本轮通胀在新兴市场具有普遍性,因而更可能是发达国家货币泛滥以及资源瓶颈约束对供需产生的双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