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全球平均通胀上升到更高水平的可能性非常高.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方面,全球经济治理和政策的不确定性会长时间持续,无知和政府的短视会增大通胀的可能性.在这方面,发达国家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政府持续攀升的负债水平,都是值得警惕的信号.
另一方面,全球化提升效率的空间已经相当有限;农产品可能长期供不应求.更重要的是,一般价格水平中,资产价格的分量将越来越重,流动性所带来的通胀可能集中体现在资产价格上.
无知与短视的组合在危机之後带来了非常规货币政策.现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一直认为,要对付通缩,最好的办法就是政府发债执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同时美联储买债压低利率、放出货币.不过,增发货币为赤字融资,虽然这种手段几乎是所有现代恶性通胀之母,但美国政府和美联储最终也采用了这一饮鸩止渴的手段.
无知和短视同样导致公债的持续累积.到2010年三季度,美国政府的债务已经是政府财政收入的5.24倍.
一个国家的外债可能很难通过通胀解决,但如同莱因哈特和罗格夫在《这次不一样?800年金融危机史》中所记述的,历史上内债的 "重组"方式之一,就是通货膨胀不断累积的债务,可能最终不得不通过货币化和通货膨胀来解决.
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在中期仍难以撼动,美国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压低了本国利率,将资本推向经济基本面尚为良好的发展中国家,将资本推向大宗商品交易并使大宗商品交易(过度)金融化,引发新一轮全球通胀和资产泡沫.
因此现在谈通货膨胀不能离开资产价格,後者在一般价格水平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金融资产的价格与实体经济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之间已经存在双向的联系.
未来全球通胀除了受到货币、债务和资产价格的挑战外,全球化和科技进步也已难以将价格水平保持在低位,因此货币的增发必然导致更高的通胀;农产品供给日趋紧张,也为通胀带来了额外的压力.
近几年来全球气候频繁异常导致粮食欠产,推高了农产品格.2011年以来,拉尼娜现象导致南亚和澳大利亚大雨,同时农业主产地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乾旱.
在更广泛和更长期的背景下,包括"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在内的灾害性天气频发,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将演变成一个长期存在的重要因素.
更关键的是,大宗农产品将在长期面临供给不足和需求增加两方面的挑战,廉价食品年代已经结束,首先是供给方受到很多因素限制:农业科技已经难有新技术大幅增加产量,全球粮食存量增加放缓;城镇化意味着耕地越来越少;化肥的使用使土地越来越贫瘠;其次是收入和人口的增长带来食品需求的增加,供需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农产品价格面临长期的上涨趋势.
本文认为未来全球平均通胀上升到更高水平的可能性非常高,因此对全球通胀的理解和治理绝对不能忽视资产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