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升”,按照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当升科技”)创始人白厚善的阐述,寓意为“正在上升,应当上升,不断上升”。
从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的一个研究课题组,到注册在中关村丰台科技园一步步发展为创业板上市公司;从电子陶瓷起步,再到锂电(小型)正极材料,均做到了国内行业第一,并在锂电(小型)正极材料行业成为销量排名国际前三的供应商——当升科技一路走来,的确如当初所愿,不仅一路上升,更加“电力”十足,而这一切,都要靠科技创新的推动力。
课题组研究出一个公司
1992年,白厚善还是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的一名科研人员。当时,由他带领一个课题组负责超细氧化铋、电子级氧化钴等电子陶瓷添加剂产品的开发。
“课题组利用约20万元的研究经费建起生产线,从小试走到中试,再把成熟的产品和技术提供给客户,投产当年就盈利,收回成本。”白厚善回忆。两年后,课题组净赚40余万元。到1997年,他们生产的电子陶瓷粉体材料销量已经成为行业第一,国内市场份额超过30%。
1998年,矿冶总院以课题组为基础设立了北矿电子材料发展中心。此时,白厚善发现了一个新的行业——钴酸锂。“钴酸锂这个市场比之前的市场要大几十倍。我们当时已经有了电子级氧化钴,只要把产品深加工就可以成为钴酸锂。”于是,经过三年研发,2001年,他们把大部分的财力约1500万元都投入这个新兴的市场,成为当时国内第五家专注于此领域的单位。谁也没有想到,2002年,他们批量生产的第一代钴酸锂2#产品,到11月份销售量已经成为国内畅销产品,并和比亚迪等锂电池巨头开始合作。经过几年历练,到2004年,他们已经成为国内领先者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发展业务的同时,体制机制的改革也在进行中。2001年,北矿电子材料发展中心正式改制为当升科技,成为北京大型院所里第一家实行核心员工持股的企业。“原来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投资占比100%,在产权改制的过程中,当升科技核心员工投资占了25%、矿院投资占75%。”白厚善说,改制后的当升科技管理层,每个人都成了“手握螺丝刀的人”,形成一股合力,要把当升科技“拧”到创新实力的最高点。
市场化催生出一块蛋糕
改制“断奶”,让当升科技获得了新的运行机制,有了更加自由的发展空间,但也因此面临资金紧张的空前挑战,回款账期有的甚至能拖到三四个月。
因此,引进风险投资成了必由之路。2004年,当升科技与某投资公司进行合作沟通,对方开出优厚的条件,但提出要控制当升科技。显然这对走自主创新道路的当升科技来说,是一个无法接受的条件,当升科技好不容易实现了股东结构的优化,如果被投资公司控制,管理层的发言权就会减少,不能有效调控当升科技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了当升的发展,白厚善果断拒绝了风险投资开出的优厚条件,这一轮引资以失败告终。
不过,在企业上市前,当升科技还是凭借着自身优势,成功吸引到了深圳创新投资集团公司、同创伟业创业投资公司等风险投资。与此同时,为了缓解现金流的紧张,当升科技在节流、引资的同时,开始寻找银行贷款。“当时除了矿冶总院给公司提供银行担保等宝贵的支持以外,我们所有的高管拿着自己的家产作为贷款的担保,如果公司不能还贷,我们这些人的家产就可能归银行。”这种破釜沉舟的决心,支撑着当升科技艰难地打通了银行的融资渠道,从刚开始的100万元贷款额度一直增长到现在约6亿元的授信信用额度。
与此同时,当升科技也得到了国家、省部委、丰台科技园等政府部门的大力帮助和支持。2004年,正是当升科技发展困难的一年,在丰台科技园的帮助下,当升科技的锂电正极材料钴酸锂产品项目及时获得了北京市科委划拨的400万元资助,解了燃眉之急。当升科技使用这笔经费研发了一代新的产品,成功打入了国际市场,为当升科技今后的发展壮大打下了良好基础。
资金障碍扫除了,科技创新就有了保证。当升科技是行业内少有的同时拥有湿法沉淀球形前驱体制造技术和正极材料火法合成技术的供应商,以此为基础成功开发了系列化钴酸锂、多元材料、锰酸锂产品。目前,当升科技已陆续申请了29项专利,授权13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2010年、2011年新申请专利16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2007年,当升科技被评为“北京市专利试点单位”,2010年当升科技“钴酸锂材料的制备方法”专利,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和“北京市发明专利二等奖”。2011年4月,当升科技成功在创业板实现上市,成为众多投资机构和股民看好的“创富蛋糕”。
一系列创新成果也让当升科技成为国内率先实现产品出口的锂电正极材料供应商。除国内市场外,目前,当升科技产品在韩国市场已经供应SDI和LGC五年;在日本市场和Sanyo以及Sony也已经进行了两年的合作。“当升科技是目前国内唯一同时供应中日韩三国的供应商。”白厚善说到这里,眼中充满自豪。
创新路摸索出一套方法
在当升科技的创业历程中,学冶金出身的白厚善,不仅有过硬的技术专长,更磨练出了一套管理经验。早在1998年,白厚善任企业总经理时,就引进了当时备受推崇的“A管理模式”,将外企的科学管理方法移植到当升科技,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和营销利润,二十几个人的团队,创下了当时一个中型企业营业额。
此后,当升科技又引进了项目管理的方法,在正式开发之前明确开发目标,做好产品设计。过程中设计了一整套的跨部门协作的机制来保证获得全公司的支持,并在过程中强调质量控制。同时,在日常管理中,当升有十分明确的产品开发规划,即会提前进行技术的积累与平台的建设。公司注重共享,不仅是重要的技术资料,细化到工序的资料也形成共享机制,这就形成了公司依靠人而不依赖于人的研发理念。应该说,从单个实体企业经营向集团化经营转化面临着一定的风险。从跟随型转变为原创型的企业,在动力和储能锂电池领域,如何进一步加强研发力量,使当升能够成为动力与储能锂电领域领导者的合作伙伴?这是摆在当升现阶段的一个发展课题。
“现在,当升科技已经进入第五代创新模式了。”按照白厚善的解释,第一代是“做好再卖”,第二代是“你要什么我给你做”,第三代是“我问你要什么,频繁互动,最终拿出满足需求的东西”,第四代是“形成流程同步进行,平行往前推”,第五代是“系统创新”。在第五代创新模式中,首先要成立专业研究室,将所有历史资料整合打包,模型化,每一段均设技术经理,所有技术知识均打包成立数据库,以后只要开发新产品,所有模型均可进行组合;同时,从组织架构到业务流程,成立专门的中试工厂,将技术细分到生产线中,并配以实力最强的技术人员,以流水化生产线和网络化的组合,注重与社会及国际创新系统的对接,可以将产品的开发速度提高5—10倍。
白厚善对于这个最新的创新模式信心满满。按照当升科技最新的战略目标,到2018年,当升科技将成为一家国际化的材料科技企业集团,在核心业务,即锂电池材料方面将取得跨越式的增长。成为动力锂电正极材料行业规模最大的供应商,在技术方面达到先进水平;进入其他新材料行业,成为新(高端)材料领域的全球知名公司!
作为国内动力锂电正极材料的行业明星,当升科技正冉冉升起并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