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手工具同业公会一直以来着力加强于中国内地各协会的交流,尤其是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因为其代表了中国大陆最权威的五金行业协会。这次应中国五金制品协会邀请来到上海,与全球工具行业的专家、从业人士一同交流。希望通过这次的交流能够让大家对台湾手工具界有更多的认识和收获。
台湾的手工具业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非动力工具,着重于机械和汽车维修工具,近年来增加了数位扭力工具;动力工具,包括电动工具、气动工具。预计2012年第一季度,全球非动力手工具产值将达到182亿美元,全年产值将达到358亿美元,动力手工具产值将是手工具的两倍。应该说,无论是对大陆工具业还是台湾工具业来说,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比较大的市场。
台湾工具业和内陆工具业有一个明显不同的地方:内地产业链从原材料加工开始,而在台湾地区,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但分工更加精细,大部分生产企业都是只有几十个人的小公司,拥有一两百人的生产企业已经是最大的公司。
台湾手工具业的这种发展模式,更容易形成一个相对紧密的产业链,企业彼此之间有很多分工合作,锻造有锻造的工厂,加工有加工的工厂,热处理有热处理的工厂,电镀有电镀的工厂。因为这样的分工合作能把产业里分批不是很大的产业集中在一起制造,让我们把成本降下来。这是台湾一个五十年来工具经过世界洗礼以后所造成的一个比较特殊的上下游结构阶段。
台湾地区的手工具产业,目前主要是机械、汽修等,大约有836家厂商,目前从业人员18900人左右,和中国大陆相比非常少,主要集中在大台中市、彰化县和南投县等中部地区,台湾地区中部占82%,南部8%,北部10%。台湾地区手工具的出口值一年大约30亿美元合900亿台币。主要出口国为美国,其次是欧洲。主要进口则以中国内地为主。
台湾地区手工具从1995年到2010年很平顺,每年以6.4%的速度增长,2008年,世界金融风暴使2009年整个营业额往下掉。2008年台湾外销594亿台币,到了2009年掉到463亿台币。2010年恢复景气,恢复到608亿台币。2010年大于2008年的外销值。2011年前六个月比2010年增长了20%。第四季有往下掉的趋势,未来会较为平顺地进入2012年。
台湾地区工具出口主要在美国、德国、中国内地、日本、英国,最强的部分还是套筒扳手,这是台湾做了几十年的产业。
中国内地是世界的五金大国,并且一直在向五金强国发展。石僧兰副理事长提出了五点改善的要点,我非常同意她的观点。中国内地在2010年达到了129亿美元,已是台湾的四倍,日本则与台湾接近。中国内地已渐渐从五金大国走向五金强国。ECFA以后,中国内地在税收方面有让利给台湾,希望最终实现两岸零关税,这对两岸的业界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讲到台湾地区产业的未来趋势,无论在中国内地还是台湾地区都是一样的立场。台湾人很喜欢做品牌,这是因为台湾受限于地理环境,人口不多,做品牌是相当困难的事。有部分台湾手工具企业正在走向自己的品牌,但是在我们手工具业我还是希望能够合作,台湾地区工厂将是以创新研发设计,把附加价值拉上去,这是台湾地区要走的路。当然也必须依赖于两岸日渐加强的各项合作。
手工具同业公会希望业界能够拓展新的思维方向。首先,绿色能源设备的装备与维修。众所周知,台湾地区风力发电厂很多,很多工具都必须配合绿色能源,轻量化优质化发展。其次,能源的缺少,使汽油车渐渐往电动车方向发展,电动车的维修工具需要绝缘以及无磁,这便于电力使用。因为人口的老化,银发族的美发也是重要的项目,宠物业的发展也需要用到工具,同样是个很大的市场,手术用的医疗工具虽然很少琢磨,我们也要升级向不锈钢,手术用的方向发展,这是个封闭的市场。
台湾地区企业希望做成非常精品的手工具,因为在量的方面台湾地区受限于从业人员、公司规模等原因,做大不如做强,做强不如做精,做精不如做得有价值。
两岸手工具产业链面临的共同问题,1、产品成本结构的提高,物料,人工,管理和汇率一直在节节高升,利润将会越来越低,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2、人口结构的转变,高科技服务业和个体经营者的创业,这方面的兴起,从事工具生产业的人才专职人力充分不足。3、二代接班人的能力和心态的问题,台湾手工具业界仍旧维持在家族企业模式,短时间可以掌握完成,长时间将面临很多外来和内部的竞争。如何尽快将家族企业转变为企业家族,所有人都可以做股东,这是最佳的组合。4、同业恶性竞争,大陆对大陆的竞争非常激烈,台湾对台湾的竞争也一样,大陆对台湾的竞争。5、房地产飙涨的影响。
要把本业做精做专,局势是比较好的,2011年第四季到2012年的(订单)情势,由于欧美信贷危机,失业率的居高不下,需求期缓,出口订单已经出现延缓的现象,优胜劣汰,台湾手工具产业未来的全球策略,将是维持欧美市场的优势,以增加中国大陆内需市场的开发为主要目标,并能与中国大陆厂家做良性交流,以销售商及品牌通路合作,以优质评价的行销成就创造两岸同业双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