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金川 美誉天下

导读: 甘肃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坐落在甘肃省金昌市一个美丽的奇葩。金川,以镍而兴,因镍而盛。2011年金川集团营业收入突破1200亿元,成为甘肃省首家“千亿企业、。。。。。。。
关键字: 金川

甘肃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坐落在甘肃省金昌市一个美丽的奇葩。金川,以镍而兴,因镍而盛。2011年金川集团营业收入突破1200亿元,成为甘肃省首家“千亿企业”。同年,荣获中国工业领域最高奖——“中国工业大奖”,获得“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并被国土资源部、财政部授予首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位列14个有色金属类示范企业之首。

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单借助“镍”来振兴产业易被市场淘汰,怎样才能避免尴尬的境地,金川集团公司上下集思广益。

金川以科技创新 补齐发展“短板”

经济的发展势必会造成环境的破坏,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应是并驾齐驱的,面对这对发展中的矛盾,作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企业,近年来,金川公司围绕回收消化冶炼烟气、工业废水、烟灰、炉渣等废弃物资源,实施了一大批循环经济项目,变废为宝,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步入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补齐了经济发展中的“短板”,坚持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使得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走上了和谐发展的轨道上。

五年间,斥资62.7亿元,开展了500项科研课题,其中国家科技攻关课题7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成效,共获得专利217项;完成了46项国家标准、64项行业标准的制修订,主持了1项、参与了3项国际标准的制订。金川人深知,发展是在不断解决新的矛盾中逐渐推进的,所以科技创新的脚步没有因为所取得的有益成绩而止步。

金川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并重

“要用三年时间根治环境污染,还大家一个实实在在的蓝天碧水。”这是金川集团公司董事长杨志强在2009年2月25日在生产经营计划会上向数万员工发起的倡议,也是对公司上下和40余万金昌市民的庄严承诺。

三年过去了,金川集团投资23.18亿元,环境达标治理蓝天碧水工程,包括“十大蓝天工程”“十大碧水工程”在内的26个治理项目,于2011年12月全部建成投运,实现了董事长杨志强当初宣布的“用三年时间根治环境污染,还大家一个实实在在的蓝天碧水”的承诺。二氧化硫利用率达96.1%,年中水利用量达1320万吨,工业污水全部净化循环利用,最近几年环境质量正在发生开创性的改变,金昌市区空气质量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在全国城市环境综合“城考”排名中名列甘肃省第一。

“三个四”战略布局 引领金川走向世界

2011年,金川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200亿元,利税总额60亿元,其中利润40亿元、税收20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48亿美元,占甘肃省贸易总额的67%;金川集团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92位,制造企业第34位,中国有色冶金及压延加工第二位。

面向全球进行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与全球五大洲3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矿业合作,获得国内外64个探矿许可证。公司在全球布下欧非区、美洲区、大澳区和中亚区四大资源区,金川股份、金川实业、金川科技、金川海外四大业务板块,结合生产经营管理决策中心、科技研发中心和营销中心,宏观面上公司的发展为公司带来了诸多利好,也为其今后的发展带来了汩汩动力。按照公司的发展战略提高公司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和市场影响力,同时也加快了国际化经营的步伐。

通过融资、参股、并购、控股等多种方式,金川在境外拥有资源含镍量过100万吨、含铜量过300万吨、含钴量过6万吨。金川全球资源供给网络已初步形成,目前镍原料50%、铜原料85%、钴原料80%以上都来源于国外,实现了由以自产原料为主、向外购原料为主的转变和由本土企业向跨国公司的转变。

金川率先转型全力挺进世界500强

2012年2月3日,甘肃新任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深入金川集团考察调研,对各方面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称赞金川集团名声在外、名不虚传、名副其实,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可喜可贺,希望金川集团“扎根金川,展翅高飞”,争创世界500强、提升中国百强身位,向着基业长青、百年金川的目标更加奋发努力。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金川集团提出了“资源与资本同抓、传统与新兴并举、科技与项目带动、党建与机制创新、民生与社区和谐”的转型跨越总体思路,结合实际及时调整和完善了“十二五”发展目标,有色冶金及加工材年产量过150万吨,稀贵金属过350万吨;化工产品450万吨;煤炭1000万吨;营业收入确保2000亿元,力争2200亿元;利税总额确保100亿元,力争120亿元;资产总额达到1500亿元,把公司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经营集团。

站在新的起点上,金川集团志存高远,正朝着一个更加宏伟的目标奋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经营集团,在中国百强企业中争先进位,冲刺世界500强。

(责任编辑:0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