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钢研究海绵钛生产中的镁氯相互循环

2013-2-18 15:10:27来源:攀枝花日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微细粒级铁矿回收成套技术填补国内外空白,建成国内钒钛领域首个国家级实验室,打通海绵钛全流程……近年来,攀钢在钛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迈出了一个个坚实的脚步。

2月17日,走进攀钢钛业公司海绵钛厂生产技术科科长夏建辉的办公室,一张简易的行军床与之前在厂区内感受到的现代化企业气息形成鲜明对比。“现在是生产线磨合、达产的关键期,我们按照5天一轮的制度全天候值班。”夏建辉说,自年初攀钢打通海绵钛全流程以来,该厂产能现已达到设计值的三分之一。

2008年,攀钢深入实施“做大钒钛、做精钢铁、做好资源、做强企业”发展战略,在巩固提升钛原料、钛化工产业的基础上,斥资25亿元,新建年产1.5万吨的海绵钛生产线,延伸钛产业链,培育、壮大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年产1万吨就是世界级大厂。而我们设计年产量为1.5万吨,并留有扩能空间。”夏建辉说,海绵钛全流程主要包括循环、氯循环。目前该厂已打通这两大循环工艺,并正在磨合两者相互间的循环。

据介绍,海绵钛生产中,氯循环所需的氯气,75%左右来自镁循环。按照设计,该厂生产线达产后,氯循环环节每天需要氯气300吨左右,按照20吨一车计算,需要15车。目前攀枝花关联企业尚未具备这样的供应能力。同时,氯气是高危化学品,大量外运还会增加企业生产风险。在镁循环方面,该厂20余个电解槽满负荷运转,一天能产生氯气225吨左右。这一数量又远远超过该厂海绵钛生产中氯循环环节的需求量。因此,该厂正在磨合氯循环和镁循环相互间的循环。

2003年以来,我国钢铁产量连续突破5个亿吨台阶,攀钢钢铁产量在规模上无法与宝钢等抗衡,甚至无法与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相比,但攀钢在钒钛及含钒钛合金钢开发利用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回报,有力增强了攀钢打造千亿企业的信心和决心。尤其是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打通了海绵钛全流程,生产Pti-90超软海绵钛,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还让攀钢在钛产业中具备了全流程竞争力。攀钢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企业发展规划,攀钢将全力打造“中国第一钛”,到2015年,仅钛业公司有望形成年产钛精矿100万吨、钛渣48万吨、钛白粉50万吨、海绵钛3万吨、钛材1万吨的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

(关键字:镁 钛 攀钢 镁循环 海绵钛)

(责任编辑:00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