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区腹地的铜仁市,紧扣“两加一推”主基调,以实施“5个100工程”为载体,加速推进“三化同步、一业振兴”,着力构建“黔东工业聚集区”、“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乌江经济走廊”,在“快”上着力,在“赶”上加劲,在“转”上突破,坚持科学发展,奋力后发赶超,朝着同步小康的康庄大道铿锵前行。
工业突破 既转又赶
三化同步,工业先行。
作为铜仁工业发展的先行者,黔东桥头堡大龙开发区企业聚集,藏龙卧虎。
成立不到半年就投产的大龙领航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新材料加工生产企业,主要对灯粉、抛光粉、矿渣等具有高附加值的废旧材料进行加工分离、综合利用。
由原万山汞矿下岗职工创建的大龙银星汞业,通过技改和扩建,脱胎换骨,形成年产氯化汞1600吨、低汞触媒1.2万吨、锑1万吨、副产回收汞400吨的生产能力,其主导产品汞触媒占据全国63.4%的份额,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汞触媒生产基地和锑汞分离循环产业基地。
在很长一段时间,铜仁市农业独大,工业短腿,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基础十分薄弱。在“工业强省”的号角中,铜仁市加快工业化步伐,奋力后发赶超。
在工业经济发展中,面对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压力、双重任务,如何做到既提速又转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
铜仁市如此作答:依托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升级锰、汞、铝、钒等传统资源精深加工产业;积极承接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
铜仁在“赶”。
在大兴高新区,三年前是荒山,两年前是平地,如今已有多家企业入驻,形成锂电池、LED等产业聚集,工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这是铜仁工业迈步追赶的真实写照。该市举全市之力发展工业,重点规划布局做大做强12个产业园区。目前,该市12个产业园区全部被列入全省“5个100工程”。数据显示,自2010年以来,共开工和续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产业项目823个,累计完成投资398亿元。目前已入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0户,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30亿元,工业增加值107.4亿元。
铜仁在“转”。
在建的大龙汇成新材料有限公司烟气脱硫煤电锰一体化循环经济项目,通过脱硫还原技术,精制成高纯硫酸锰和四氧化三锰,两者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和关键前驱体,此外,该项目每年还可为大龙电厂烟气脱硫8000吨,节约上亿元环保费用。
该市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和落后产能实行升级改造,加强对汞、锰等系列下游产品开发,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同时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
这种深刻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在“中国汞都”万山显得更为突出。曾经辉煌的“万山汞矿”破产后,万山并没有衰败,反之,这里转型成为国家级汞循环经济示范区,已引进红晶汞业、红菱汞业、银河化工等7家汞化工生产企业,产品占据全国70%的份额。去年,示范区实现总产值12.26亿元,他们的目标是到2015年实现50亿元,2020年突破百亿元大关。
为实现工业经济和园区建设跨越式发展,去年,铜仁市成立黔东工业聚集区,统筹玉屏、万山、碧江、松桃4区(县)及大龙开发区、大兴高新区,资源大整合,培育大产业,以形成园区集群、产业集群、企业集群。目前,聚集区规模工业企业已达185户,占全市总数的半壁江山,其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占全市的四分之三以上,已逐渐成为调整工业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产业聚集的重要载体。
下一步,该市将加快重点景区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大A级景区创建力度。围绕“全国智慧旅游城市试点”,启动智慧旅游规划,加大智慧旅游建设力度。
(关键字:汞 转型 铜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