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国际金属市场的最大新闻,不是中国经济出现降温,也不是美国考虑退出QE,而是高盛和摩根大通这两大行业玩家要出售旗下一度“肥得流油”的金属仓储业务。
业界指出,促使高盛等大行忍痛割爱的最大原因,来自全球最大的金属交易中心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正在酝酿的历史性的规则改变。LME的新东家港交所希望通过加快铜、铝等金属的仓库出货安排,来缓解工业用户需要排队取货的现状。交易商和分析师指出,这一改革可能给全球金属市场带来巨震,基本金属价格可能进一步承压。
据称,高盛正为旗下的金属仓储公司Metro国际找买家。2010年,高盛以5.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该公司。而摩根大通近期也启动了出售旗下仓储子公司Henry Bath的进程。而仅仅在三年前的2010年,上述两家大行还在迫不及待地杀进金属仓储这一“新兴”的厚利行业。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工业金属市场进入寒冬,需求几乎冻结。供需面的严重失衡,导致工业金属的库存倍增。嗅觉灵敏的高盛、摩根大通也在2010年挤进这一“钱景”诱人的领域。
按LME的现行规则,其核准的仓库每天的出货量受到限制,另外,相关的仓储企业每天只需完成最低出货量。上述规则造成了供货瓶颈,买家为了提到货要排队很久。然而,对高盛等拥有仓库的企业来说,有库存就意味着有租金收入,交货拖得越久,收租就越多。
过去两年金属仓储企业通过囤积铝、铜、锌等商品而发起的“仓库战争”,让可口可乐、通用汽车等终端需求企业抱怨不已,后者也通过各种渠道向LME方面施压,要求改革。
眼下,金属需求企业的努力似乎起到作用。本月初,港交所宣布推出针对LME库存政策的修改意见。这一旨在缩短LME交付时间的方案包括几方面的内容,比如通过引入新的基于“入货率”而调整的“出货率”,防止当前的排队现象继续恶化。此外,如果买家等待提货的时间超过100天,仓库将会释出额外的金属。
分析人士认为,一旦新规则执行,对全球金属市场可能带来翻天覆地的影响。一方面,这会大大削弱仓储企业在现货金属市场的主导地位;同时,对一些相关金属类别来说,这可能诱发价格大幅下挫。
(关键字:LME 高盛 摩根大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