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沪铜主力合约震荡上行,走出了今年以来最佳的月涨势,截至8月30日,月涨幅为4.17%,全球经济将延续弱复苏的格局,近期较为亮点的是中国和欧洲制造业出现扩张迹象,导致铜价重心上移,加之市场对美联储推出量化宽松的预期逐步消化,使铜价短期呈现反弹走势,后期仍需来自更多宏观面的支撑。
7月铜进口上涨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国内7月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量为41.1万吨,环比增长8.1%,同比增长12%。1~7月累计进口铜241.3万吨,同比下降15.9%。7月铜进口量攀升至近14个月来的高点。废铜7月进口量为35万吨,比6月份上升1.3万吨,环比上涨3.9%,同比下跌18.37%。1~7月份累计进口241万吨,累计同比下降9%。
7月份国内精炼铜进口量291846吨,为连续第3个月增加,并创下10个月来的最高水平。进口数值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有两点:一是国内对铜融资属性有需求,由于银行对于仓单和提单备注和审查的力度加强,从而导致一吨铜可融资的资金量减少,在为了满足刚性的融资规模的情况下,所需要的进口量则出现上涨;另一方面,5~6月,进口窗口一度打开,在大量铜库存流入市场之后,部分贸易商选择订货来补充持货量,这部分的货物在7月期间陆续到港,使得进口数据增长。
7月份铜精矿进口量为93.85万吨,折合金属量约为23.7万吨,同比增长65.76%,环比上升39.34%,创铜精矿单月进口量的历史新高。1~7月份铜精矿进口量累计540.03万吨,同比增长36.82%。7月铜精矿进口量的大增主要源于国际铜精矿供给的增加。从国际矿企公布的半年报来看,整体矿山企业仍处于增产状态,其中智利collahuasi、EITeniente等铜矿产出同比增幅较高,维持智利铜精矿产量的不断上升。
国际铜研究组织(ICSG)称,全球铜市5月精炼铜供应缺口为17000吨,因中国和美国需求增加,此前曾连续7个月供应过剩。中国5月精炼铜表观需求为2011年12月以来最高,而美国需求量为2012年5月以来最大,超过全球精炼铜产量增速。数据显示,1~5月,铜供应过剩228000吨,去年同期为供应短缺480000吨。全球需求较2012年同期减少约2%,中国需求减少3%,中国精炼铜净进口量减少37%。统计表明,中国保税仓库中铜库存下滑,这些铜库存可能全部或部分被用于国内工业消费,因而导致中国进口减少。数据显示,全球1~5月精炼铜产量同比增加约6.5%,因中国、刚果和赞比亚产量增加,而全球第二大精炼铜生产国——智利的铜产量下滑5.5%。
7月精炼铜产量维持高位
7月国内精铜产量为53.4万吨,环比降5.9%,同比有11.24%的增幅。1~7月,累计精铜产量376万吨,同比增长12.38%。调研显示,7月国内冶炼开工小幅下滑,环比继续下降0.97%至85.59%,为连续12个月以来的最低值。7~8月份是铜消费相对淡季,加上天气因素,冶炼企业集中在该时间段安排检修。此外,废铜供应紧张持续影响市场。
7月精铜表观消费量为80.69万吨,同比增长11.33%,但下降环比2.4%。1~7月精铜表观消费量为521.82万吨,同比下降2.17%,该数值主要由于今年进口量下降明显。但考虑到今年保税区的大量铜库存处于消化的过程,实际消费进行调整之后同比正增长。7月的表观消费量较6月有小幅下滑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随着铜价的回升,废铜的供应量有所提高,从而使得由于废铜紧张刺激电解铜消费量减少;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市场开始进入淡季,部分厂家在7月份习惯性减产,从而使得表观消费量呈现环比下滑。
截至8月30日,上海交易所库存由7月161564吨,降至156568吨,显示目前整体市场需求有所好转,国内铜产量维持高位、开工率受季节影响出现回落、保税区库存持续下行,对价格形成一定的支撑。伦铜库存从今年初开始库存流入速度加快,一度升至67万吨,7月开始库存出现下滑,8月延续下滑态势,目前库存为589750吨,月降23050吨。LME铜现货贴水为20~30美元之间,现货市场依旧较为疲弱,注销仓单与库存比略降至48%一线,后期库存降低的可能性较大。
9月市场存在较强不确定性,美联储议会、欧洲大选及地缘政治问题都会对市场形成短期影响。9月铜价有望延续上行,短期关注60日均线支撑,压力位7350美元/吨,突破后价格有望延续反弹,阻力7800美元/吨,价格重心逐步上移。
(关键字:库存 铜 铜价 进口量 铜精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