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网讯:受美元走强的影响,国内很多钴企业都在承受很大的压力,因为大部分企业都是以美元采购原料然后以人民币销往国内。原料成本的增加给一些小企业带来的压力更是难以承受,而一些大企业也开始对此表示担忧。有生产商表示,人民币升值的时候进口钴原料比较合适,但是现在我们没得选择,因为资源不在我们手中,不管怎样都是要继续进口的。有参与者透露,市场上仍然有一些企业在通过出口制成品在强势的美元中获利,对于像金川,华友这样的大企业来说,同时从事进口和出口的业务,即使汇率浮动很大,也可以从中抵消损失。
据一生产商表示:“我们销售额的50%都来自于出口,产品生产成本的75%都来自于原料,其中原料采购里90%都是美元。如果美元走强,我们就考虑少采购一些,但这并不会改变公司的采购政策。公司并不能通过出口来抵消所有的汇率风险,我们可以出口我们产品的三分之一,但是必须100%的去进口原料。”
像氯化钴和氧化钴的生产商们,由于几乎不出口,所以将会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为此有生产商表示现在市场低等级钴价格在12美元,中国钴盐生产商们无论如何都不能降价,因为很多厂家的价格都已经接近成本线了。而那些没有上游资源和出口渠道的小厂,在不久以后将会面临被淘汰的局面,因为对它们来说将原料从非洲运往中国的运输成本将大幅增加。
市场也有一些参与者认为,汇率的变动对钴市场的影响并没有那么重要。这样的看法主要是认为钴市场并不是很大,也不能和铜精矿那样的大宗商品一样去作比较,所以汇率的变动对钴的影响也没那么严重。
(关键字:美元 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