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确立中铝山西、银光华盛镁业等十家标杆企业

2013-11-21 8:47:19来源:新华网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四大链条十家示范企业不仅为运城市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树立了标杆和样板,而且引导和带动了全市循环经济的发展。”有关专家这样点评运城市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

近年来,运城市把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城市作为促进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坚持以示范带动和项目引领为抓手,因地制宜,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多头并举,积极实践,在区域经济、产业园区、重点行业和企业、社区等多层面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形成了具有运城区域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框架,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市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体系紧随优势产业

2010年6月,运城市与太原、长治、晋城等四个城市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建设试点市,实施期三年。

运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市建设工作,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质监、发改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的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领导组,组织召开了动员大会,对23个领导组成员单位进行了目标责任分解,确立了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山西银光华盛镁业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为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市重点示范企业,制定了《运城市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具体目标及阶段划分、评价指标体系及保障措施等,确立了运城市市域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机制,吹响了实施循环经济标准化战略的号角。

按照运城市委、市政府和山西省质监局的要求,运城市质监局编写了《循环经济标准化知识手册》,免费为10家重点责任单位发放,并通过邀请专家重点培训和帮扶指导、建立网站及时发布信息等举措,为企业开展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提供服务。

运城市质监局充分发挥标准化在循环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制定相关标准20余项,基本建立了以国家标准为基础,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为补充的循环经济标准体系。目前,运城市10家循环经济标准化重点示范企业,依托铝、镁、煤焦、农业等产业优势,形成了“煤—电—铝—深加工”、“铝镁—铝合金—深加工”、“煤—焦炭—煤焦油—炭黑—深加工”、“猪—沼—菜(果)”四大循环经济产业链标准体系,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日趋成熟,市域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框架基本建立。

煤电铝产业“链”出废物利用效益

铝工业是运城市地方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围绕这一产业特色,运城市大力引导和助推中国铝业山西分公司、山西华泽铝电有限公司、漳泽电力河津发电厂结合自身产业结构特点,积极推进“煤—电—铝—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

漳泽电力河津发电厂在公司内部开展“渣循环”、“灰循环”、“水循环”三项循环经济,制定相应的标准体系,初步确定了“煤—渣—再利用”循环、“煤—灰—再利用”循环、“水—废水—二次利用”循环,实现灰渣综合利用率80%以上,废水综合利用率99%以上,做好了“煤—电—铝—深加工”循环链条的第一步工作。

山西华泽铝电有限公司生产技术安全部经理尚慧明介绍,作为中国第一家铝电联营企业,他们通过大力开展节能和清洁生产活动,建立完善技术标准110项,管理标准135项,工作标准75项,实现年节能折标煤3万余吨,节水30万余吨,节气200余万标准立方,取得了明显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中国铝业山西分公司建立节能管理网络,对高能耗工艺流程和设备进行节能改造,促进企业降本增效,与周边焦化企业合作,回收利用废弃焦炉煤气,实现企业间的循环利用,降低了综合能耗。

铝镁产业“链”出科技创新效益

铝镁工业在运城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铝工业已成为支柱产业,镁工业则在全省、全国乃至全球都有较大影响。围绕铝镁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向好态势,运城市鼓励和引导山西银光华盛镁业股份有限公司、关铝股份有限公司根据自身产业结构特点,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推进“铝镁—铝合金—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

山西银光华盛镁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景云介绍,该公司制定了16项管理标准、14项技术标准、37项工作标准,初步建立了金属镁产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同时参与了GB21347-2008《镁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T 5156-2011《镁合金热挤压型材》、GB/T5155-2011《镁合金热挤压棒材》等多项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制定的《原生镁锭》国家标准已成为工信部国家镁行业准入条件质量标准,使其拥有了金属镁行业质量标准话语权。

关铝股份有限公司积极进行科技创新,超浓相输送净化系统和模糊控制技术使得氟化铝单耗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同时,对每个环节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形成了电解铝生产过程循环经济标准体系。

煤焦产业“链”出持续发展效益

运城市的焦化产业布局已经形成河津、稷山、新绛焦化产业带。阳光焦化集团、山西永东化工、河津龙门集团是产业集聚区的龙头企业,运城市大力扶持这些企业根据自身产业结构特点,积极推进“煤—焦炭—煤焦油—炭黑—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

山西阳光焦化集团副总经理刘东河向记者一行介绍,该公司制定了集洗煤、配煤、焦化、煤焦油加工和煤气、煤泥综合利用的产业循环链条标准化体系,并确定了“煤、焦、油、气、化”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通过实施标准,企业吨焦综合能耗和万元产值能耗下降,污染物COD由年排放300吨下降到30吨,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万吨下降到800吨。

山西永东化工有限公司通过项目实施,收集、制定产品标准35项、管理标准60项、工作标准123项,初步形成“煤焦油—炭黑—深加工”循环产业标准化体系。该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分散性低电阻率导电炭黑”产品,打破了国外公司在世界炭黑行业的垄断地位。

河津龙门集团则起草了《企业管理标准》和《文件控制程序标准》,修订了煤、炉渣砖等4项标准,填补了生产过程中废物再利用中的标准空白。

农业产业“链”出生态效益

运城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区,农业生产条件较为优越,围绕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目标,该市积极引导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企业——河津隆兴集团、山西粟海集团,大力推进“猪—沼—菜(果)”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

山西粟海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常务副总经理戈新峰向记者介绍,公司梳理制定了《肉鸡饲养管理技术标准》、《肉鸡饲养环境与基地设施标准》等28项技术标准、39项管理标准和10项工作标准,涵盖了养殖、饲料、加工、销售、出口等过程,实现全过程标准化,肉鸡养殖效益提升了15%,养殖户积极性普遍提高。通过对鸡血、鸡毛、鸡肠、鸡粪等废弃物进行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每年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100多万元。屠宰过程产生的污水经过处理达标后,用于农田灌溉,年节约用水5万余吨,减少了废物排放,降低了生态环境污染风险,实现了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目标要求。

河津市隆兴集团通过实施循环经济标准化,将种植业、养殖业和废弃物处理有机结合,实现了废弃物综合利用和相关产业的优化配置,每年可处理猪粪便等废弃物38万吨,年产沼气22.25万立方米、有机肥5000多吨,年增加经济收入500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运城市“政府主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机制逐步形成,试点企业的示范作用日益显现,标准化让优势产业“链”出了效益,循环出了特色,初步形成了具有运城区域特色的以企业为主体,企业与企业、产业与产业之间有机耦合的循环经济标准化发展模式。

(关键字:中铝 银光 标杆企业)

(责任编辑:00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