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收储 稀土涨价在即

2014-2-7 9:36:34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WTO败诉或倒逼行业整合提速

2013年10月,由于WTO初步裁定我国现有的稀土出口配额政策、稀土出口关税等限制政策违规,意味着现有的稀土出口管制可能就此终结。考虑到一年的抗诉期缓冲,有可能从2015年起,我国稀土出口政策就需要做出调整,包括出口配额以及出口关税等政策。因此,中国迫切面临着采取市场化手段来替代原有出口配额、关税等行政化色彩较浓的手段以控制稀土资源的压力,我们预计政府可能将加速稀土行业的整合进程,同时也将出台相应的其他行业政策以应对WTO败诉对于行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稀土集团成立,行业新秩序迈出重要一步

根据媒体报道,1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在北京召开了组建大型稀土企业集团专题会议。该会议称,按市场优胜劣汰规律,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包钢集团、中国五矿、中铝公司、广晟有色、赣州稀土和厦门钨业等6家企业为主导的行业发展格局。下一步,要顺势而为,重点支持这6家企业分别牵头进一步推进兼并重组,组建大型稀土企业集团。

我们认为,这标志2011年5月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稀土行业“1+3”格局正式变为目前的“1+5”格局,稀土行业新秩序迈出重要的一步。同时,新一轮打击“黑色”稀土产业链条可能也将开始。

2014年上半年国家可能再度出手收储除集团整合外,我们预计2014年上半年国家亦有可能再度出手收储稀土。

2013年3季度,随着南方部分地区稀土整治活动的开展以及对于国家收储的预期影响,部分稀土产品价格出现了明显反弹。

在4季度稀土收储预期未兑现以及淡季因素的背景下,稀土价格在4季度重新陷入低迷,基本回吐了3季度以来的大部分涨幅。

但从2013年12月以来,市场不断出现国家可能针对铜、镍、钨精矿等金属品种进行收储的预期。我们认为,稀土尤其是中重稀土,由于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以及稀缺性,更有可能成为国家收储的标的之一。

此外,如前文所述,我国目前对绝大多数稀土产品的出口征收25%的出口关税。由于WTO败诉,2015年后关税政策可能会调整至10%。为了防止再次出现稀土资源廉价外流的局面,我们预计可能的对策之一即是国家收储以推高稀土价格,从而以高价格取代之前的高关税的限制作用。

我们预计春节后稀土价格有望回升

经过2013年4季度的持续下跌,目前稀土价格已经接近2013年年中时期的底部水平。

从历史数据来看,1~2月份是稀土需求的淡季,3~5月稀土出口量环比通常会有明显增长。我们预计随着春节后下游需求的逐步恢复,稀土价格有望重新企稳回升。此外,如果国家在2014年上半年进行稀土收储,亦有望部分修复稀土供需关系,对价格形成提振。

我们认为,如果1季度中国家收储计划逐步实施,目前稀土价格对应了阶段性的底部。乐观判断中国春节后稀土价格有望上行,未来一个季度中价格升幅有望达到15%左右。

中科三环投资卖点

我们认为随着集团整合、收储等行业政策的可能出台,稀土价格可能会出现回升;但在目前的供需环境下,稀土市场很难再重复2011年的大涨大跌行情,对应钕铁硼价格也将保持相对稳定。稳定的价格预期有望推动行业盈利增长逻辑重新回归到量的增长。中科三环在2012年增发募投6000吨新增烧结钕铁硼产能,计划在2013年~2015年期间逐步建成,产能增长正当其时。2013年4季度以来,公司开工率持续保持在80%以上的较高水平,显著高于同行水平。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公司订单结构的改善,中高端需求尤其是汽车电机占比持续提升。2013年10~11月公司管理层增持彰显了对于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目前公司股价基本与前期高管增持的价格相当。我们给予公司“买入”评级,12个月目标价14.8元,瑞银预测公司2013~15年EPS分别为0.37/0.50/0.63元。

包钢稀土投资卖点

公司是当前中国和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企业,占据中国稀土氧化物生产量的40%左右。公司以全球稀土储量最丰富的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资源为依托,是白云鄂博矿区甚至内蒙古唯一一家经营稀土冶炼的公司。中长期我们看好新材料、新能源、电子等下游行业需求增长,公司有望受益于需求增长以及存在区域整合的利好因素。未来的风险关注点在于海外稀土供给的威胁和公司原材料采购成本的上升。

(关键字:稀土 收储)

(责任编辑:0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