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块略泛着红色、规划平整的土地,一株株枝繁叶茂、迎风婆娑的桑树,都使人很难想象这里在几年前还是一片荒芜的工矿废弃地,而且是一片饱受镉、硫、锰等重金属污染、无法种植农作物的有“害”之地。
“这是我们与湖南省桑蚕科学研究所联合实施的一个对镉、硫、锰污染耕地采用超富集植物进行修复的示范点。”湘潭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王义谋指着一株株碧绿葱郁的桑树欣喜地说,“采用桑树修复中度污染耕地的好处是费用低、时间短,同时还能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
这只是湘潭锰矿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项目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该项目实施一年多来,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承受百年之殇的“锰都”正开始悄然向“生态两型”之路蜕变。
“百年锰都”盼春风
湘潭锰矿地区地处湘潭市北部,是原省属国有大型企业——湘潭锰矿的所在地,锰矿探明储量946.5万吨,保存储量343万吨,素有“百年锰矿”、“中国锰都”之称。
从1914年开始,湘潭锰矿先后经历了商办、官办和日军掠夺开采等历程。全国解放以后,湘潭锰矿曾隶属中央、省多个单位管辖,完成了矿山从扩建到技改的全面升级。湘潭锰矿在近百年的采矿、选矿、炼矿中,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矿石远销西欧、北美、亚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加之资源逐渐枯竭,湘潭锰矿走向低谷,被迫停产,继而破产。支柱企业的倒闭使得锰矿地区的发展陷入了一时的萧条和停滞,矿区遍体鳞伤、满目疮痍。
“自湘潭锰矿2002年停产到2007年破产后,锰矿地区作为老工业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生活环境不断恶化,逐步沦为了长株潭城市核心区域最落后的地区。”谈到彼时的湘潭锰矿区,湘潭雨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助理兼鹤岭工业园常务副主任庞武良感觉不堪回首。
实际上,作为老国有工矿企业的湘潭锰矿,在历经了百年辉煌与沧桑后,留给当地的不仅是破败和落后的景象,还有满目疮痍和很难在短期内修复的严重地质环境问题,以及一系列社会问题:地质破坏严重,山体裸露,废渣遍野,采空区遍布,地质沉陷、山体滑坡、房屋开裂等现象时常发生;非法开采、非法冶炼、非法洗砂、非法选锰等活动一度相当猖獗;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的中小企业众多;道路破烂不堪,仅有两条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宽5米的进出道路;供水限时限量,沿用原湘潭锰矿供水系统,从韶山灌渠引水,经简单漂白处理后,直接进行供水,分早、中、晚3次,每次1小时;污水处理严重不足,企业和居民生产生活所产生的污水南向顺势沿牟渠流入湘江,北向顺势沿靳江河经长沙流入湘江,锰金属曾超标200多倍,严重污染周边及沿线农田;住房低矮潮湿,2407户职工居住在建于全国解放初期的低矮棚户区内,户均面积不足30平方米。
“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严重威胁到了当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正常生产生活。”王义谋忧心忡忡地说,“改善锰矿地区的生存环境、生产条件和生活品质迫在眉睫,亟待探索一条符合老矿区实际的治理与发展之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百年锰都”环境破坏不仅带给人们身心的伤害,也迫使他们重新审视和思考这片原本富饶美丽,现在却被破坏得贫瘠不堪的土地。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湘潭锰矿地区的发展终于又迎来了新的春天。近几年来,湘潭锰矿老矿区的治理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帮助,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2012年4月,经国家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批准,湘潭锰矿地区被列入国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项目,拉开了锰矿地区环境治理的序幕。
湘潭锰矿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项目区域范围13.4平方千米,治理面积10.82平方千米,总投资3.54亿元,计划分3年实施,能有效改善锰矿地区的生态环境,实现“百年锰都”的绿色生态转型。示范工程一期投资1亿元,主要对青山露采区、胡家围子、彭家塘等1.5平方千米区域进行治理,分8个标段实施。
自2013年3月项目开工以来,在湘潭市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在省、市国土资源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当地各有关部门本着“以人为本,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原则,坚持把淘汰落后产能与示范工程有机结合,搬迁26家“三高”和锰制品粗放加工中小企业,征拆厂房2万平方米,转运矿石20万吨、大型设备100多套;坚持把解决历史问题与示范工程有机结合,以“思想为先,化解矛盾”为目标,与响水乡砂糖村、鹤岭村达成协议,妥善解决了原锰矿的次生灾害、环境污染、土地权属、垃圾处理等历史遗留问题;坚持把“打非治违”与示范工程有机结合,重拳出击,组织大规模“打非治违”行动10余次,打击、取缔非法企业11家。
改善锰矿区的生存环境、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是示范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靠矿吃矿”的特殊历史背景下,锰矿地区的水、电、路、环卫等基础设施和住房条件等完全依附于原湘潭锰矿。锰矿兴,则环境优;锰矿衰,则环境差。示范项目结合锰矿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修复,从道路交通、供水工程、棚户区改造以及废弃地利用、废渣治理、废水处理等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热点难题入手,跳出了“为治理而治理”的圈子,走出了一条“为民生而治理,为发展而治理”的新型治理之路。
为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他们还对山体滑坡、地面沉陷、深采及露采区域以及废渣场、尾矿库等地灾隐患区,顺坡就势采取回填、压实、场地平整和修建排水沟渠等工程措施,彻底消除了地灾对当地居民、厂矿和农田的威胁。同时,对于漏水山塘和水库,他们采用防渗透技术恢复其蓄水能力,满足了农田灌溉用水的需要。
耕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当地农民安居乐业的基础。湘潭市国土资源局对矿区污染土地的修复治理给予了高度重视,采取复垦的方式,逐步恢复土壤的耕作能力,并与湖南省桑蚕科学研究所联合实施生物修复法,即通过生物措施,恢复地表植被和耕地质量,并对平整后的坡地,先进行工程支挡、覆盖表层土,再种草并选择适应该地土壤环境的树种进行复绿。
“治理重金属中度污染耕地一般需要10年~20年,费用为每亩50万元~60万元。如果采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进行修复治理,费用则更为昂贵,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而采用桑树修复镉、硫、锰污染耕地,一般中度污染的耕地只要3年~5年即可达到复耕标准,所需费用也更为低廉,在每亩1万元左右。”湘潭市国土资源局下属地质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陈立新介绍称,通过种植桑树、发展蚕桑产业来进行污染耕地治理和产业结构调整不仅能较大程度地降低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投入,还能引导农民参与修复治理、增加收入,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统筹兼顾、整体联动、科学施工,项目一期治理的初步成效已经显现,锰矿地区千疮百孔的面貌逐步改善,得到了国土资源部、财政部评估核查组的充分肯定。
王义谋欣慰地表示:“我们通过创新思路,迎难而上,强力推进工程进度,使示范工程一期进展顺利。截至目前,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5%,示范区内的各类矛盾和问题也基本得到了解决。”
庞武良则介绍说:“示范工程指挥部将投入相应资金,用于湘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改造原有路网,疏通湘锰地区交通线路,包括在锰矿核心地区修建一条长1757米、宽22米的高标准道路——春兰路,以及投资6亿元修建连接长潭西高速和京港澳高速复线出口的白鹤路,与春兰路对接;改造潭锰路,将其路面在原有基础上加宽4米,建成沥青道路。二是大力改造湘锰地区的供水系统,更换破损的供水管线,从九华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修建一条供水管道,彻底解决该地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用水问题。三是改造破旧棚户区。目前,结合示范工程的推进,该市人民政府已向国家发改委成功申报湘锰独立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从2014年起,将用3年时间,分批完成该地区的棚户区改造任务。”
目前,湘潭市市政府及市国土资源局正在根据示范工程总体方案,抓紧申报二期、三期治理项目,重点开展东风井、清水塘、炸药库、碉堡山等区域范围内的场地平整、地灾治理、废渣废水治理、植树绿化、环境修复等工作,争取全面恢复锰矿地区的地质生态环境,实现从“百年锰都”之殇到“生态两型”之路的蜕变。
实现循环发展梦
示范工程对锰矿区的老百姓来说,既是治理工程,也是民生工程,更是区域发展工程。
湘潭锰矿区处于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核心位置。规划建设中的湘潭锰矿国家矿山公园和湘潭雨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在锰矿地区形成“一心、一园、三组团”的空间结构。一心即结合伏林大道与白云路的交通优势,形成综合服务中心;一园即建成作为园区生态屏障的矿山公园;三大功能组团即工业综合组团(发展先进装备制造及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现代物流组团、城镇改造及产业提升组团。
湘潭锰矿区作为资源枯竭型老工矿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刻不容缓的战略抉择。
示范工程建设消除了湘锰地区的地灾隐患,治理了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改造了原有的路网、水网和群众居住条件,为区域经济及社会创造了一个较好的发展空间,推手作用非常明显。雨湖区区委、区政府借势而为、借力而行,将示范工程建设与湘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科学规划、统筹兼顾,以示范工程建设为推手,筹建雨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湘锰地区的经济转型,以谋求锰矿地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最大化,实现了区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如今,该地区以独特的区位、政策和后发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各类治理资金源源不断地涌入,各方战略投资者齐聚锰矿地区所形成的投资“洼地”效应也进一步凸显。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湖南省环保厅已安排下拨了7500万元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资金;湖南省发改委已将锰矿列为独立工矿棚户区改造范围;湖南省交通运输厅支持修建白云路、潭锰路,并将这些道路列入了湖南省“十二五”干线公路规划;湘潭市市政府已正式启动锰矿地区供水改造工程;湘潭电化集团将整体搬迁至锰矿地区,湖南一力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泰和集团、湘资实业、天元置业等企业即将入驻。“百年锰都”正在成为新的长潭腹地、转型新地和发展高地。
湘潭锰矿的全面治理将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示范工程的全力推进正催发着矿区人的灿烂笑容,工地上机器隆隆的轰鸣声正唤醒着“百年锰都”的青春之梦、求索之梦、腾飞之梦。
(关键字:锰都 锰矿 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