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优势:陶瓷出口厮杀的重要武器

2015-3-24 11:12:53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今年1~2月份的陶瓷出口数据在各路媒体刚刚出炉,出口同行们照例开始热议。和去年此时类似的是,大牌企业和自己定位于大牌企业的同行们明显感觉自己跟不上总体的数据节奏。可以预测的是,基于中国的陶瓷出口模式和竞争格局短期内不会有很剧烈的变化,这种大牌企业总体落后于数据平均水平的状况将会是这几年的一种“新常态”,准确地说应该是“非常态”。因为不少企业的实际感受和收到的总体数据相去甚远,这种感觉跟中国经济GDP增长率从2011年前的两位数骤降(这么大的体量3年左右增速降低30%)到现在的7%左右有着太多的相似性。

一般来讲,骤增骤降的数据往往要么代表着数据背后的市场情况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要么是数据本身出现了逻辑上的问题。对于陶瓷行业的出口数据和同行感受之间的剧烈反差,怀疑数据本身的问题几乎是没有价值的,务实的做法是以更警觉的态度去关注市场上可能发生的剧烈变化,尤其是逆转性的变化。应对剧烈市场变化最重要的手段是创新,而创新经常是我们陶瓷企业的软肋,因为我们已经或多或少地习惯了由人口红利等带来的低成本竞争的看似轻松的竞争优势模式,但非由创新导致的成本优势往往是缺乏持续竞争力的。

提到创新,我们经常拿出四大发明来证明我们不乏创新的基因。遗憾的是,发人深省而不是更令人尴尬的事实是:在讲到活字印刷术的时候,西方人一般会说德国人古腾堡(Gutenberg)是发明人,而不是早他三百多年的毕升。这和我们从小接受到的信息大相径庭。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古腾堡的发明与毕升的发明是相互独立的,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古腾堡的发明直接导致了成百倍地提升效率印刷机的出现,把印刷变成了一个完整高效的大规模生产过程。从此以后,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成本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欧洲迈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可以说,古腾堡的发明直接加速了当时和后来欧洲称霸世界的进程。反观中国的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关于四大发明对中国工业化进程影响的讨论实在是太少了。

时至今日,陶瓷行业与很多其他的行业一样,我们的竞争优势很少是来自于创新导致的成本优势。在新春伊始的当前,更多的品牌企业拉开的架势仍然是自己拥有的主要来自于规模的低价优势,很少有人把创新带来的价值放在优先的位置上。开工以来,我们看到的最不同寻常的变化是,往年的低价主要由小厂发起,今年的价格战舞台则是由大牌们唱主角。这场战争更多地是以生存而非发展的名义展开,这就注定了战争之后我们会在战场上看到更多的尸骸,而不是更多创新的种子埋在土里。

成本优势仍然是陶瓷出口行业2015年厮杀的重要武器,但更多的差异会在创新形成的成本优势差异中形成越来越大的分野。

(关键字:陶瓷 出口)

(责任编辑:0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