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记者从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获悉,该县淡水河谷矿业有限公司4项专利技术攻克电解锰渣处置难题,每年可资源化利用电解锰渣50万吨,解决了该县电解锰渣堆积长达20年的难题。
秀山锰矿石储量近8000万吨,电解金属锰产能24万吨,锰产业年产值超50亿元。但20年来,该县电解锰渣已达到2000万吨,威胁着当地生态环境。
“转型生态工业,加速‘绿色崛起’。”秀山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循环型工业建设,对全县138家涉锰企业关闭整治,并对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改造,同时开展“电解锰渣资源化与全量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科技攻关。
从2013年开始,淡水河谷公司就致力于工业固体污染无害化治理及资源化利用探索,运用热工、化工和综合力场选矿技术相结合,抛弃掺合燃煤和改性材料工艺,降低物耗能耗,先后获得“一种资源化利用电解锰渣的系统”、“综合力场多级分选选矿系统”等4项国家专利,该公司研制的处置电解锰废渣专业化装置得以成功运行。
记者在淡水河谷公司看到,原本建在地面的稀硫酸池,现在架在离地面1米高的地方,公司负责人易华称,这样将环保风险的薄弱环节主动暴露在监管部门和群众的视线范围之内,自觉接受监督,有利于监控稀硫酸池有无渗漏,确保万无一失。
“变废为宝打造循环经济,全部资源化利用无二次排放。”易华介绍,运用处置电解锰废渣专业化装置,每年可资源化利用电解锰渣50万吨,生产水泥半成品30万吨,副产品硫酸8万吨。据介绍,该县2000万吨电解锰渣可提取500万吨硫酸,产值可达20亿元,既化解了生态隐患,又相当于打造了一座人造矿山。
易华透露,该公司利用原创核心技术生产的“60%铁精粉”已成功走向市场,电解锰渣处理达到零排放,消除了生态风险,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关键字:锰 电解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