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新: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打造核心竞争力

2016-5-31 11:42:39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规范动力电池行业发展 国家鼓励技术创新

进入2016年以来,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和相关行业标准相继出台。明显感受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朝着理性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吴志新表示,近期国家层面频频出台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部分是对过去政策的补充。“整体来讲,政策的修正细化是好事情,在规范行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也鼓励了技术创新。”

日前,工信部发布了符合《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的第三批8家企业名单,加上前两批,共有25家动力电池企业进入“规范目录”。

吴志新告诉「盖世汽车•新能源」,电池准入这个话题早在两年前曾被提出来探讨过,当时没有受到业界的重视。《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的出台,预示着未来补贴给满足规范条件的企业发放。

吴志新指出,我国目前电池厂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国家应鼓励技术创新,企业也应该加强研发力度。“从根本上讲,只有重视提高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包括产品一致性等问题才是获得准入的前提。”

互联网企业造车要对汽车产业有敬畏之心

一些互联网企业、资本纷纷涌入智能电动汽车整车制造领域。个别车企追求“短、平、快”,造出来的车存在很严重的问题。

吴志新说,国家对汽车行业的管理政策非常明确,需要经过核准。吴志新向「盖世汽车•新能源」分析了两种情况:目前一批中小规模企业不具备电动汽车生产资质,面临的选择一是被有资质的企业兼并,另一种方式是主动入股有资质企业,采用其品牌,这种情况如果经过正常的手续是可行的。比如,原来新大洋集团与众泰合作,现在换了东家,与吉利合作生产电动车,因此,吉利在山东的生产基地就要负起相应的责任。

关于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入电动汽车生产领域,吴志新表示,互联网目前渗透到了各个领域,作为时代的新平台,汽车行业应该利用好互联网资源。自从国家提出“互联网+ ”这个概念,汽车和互联网就开始了紧密合作。吴志新指出,“现在人们离开互联网就浑身不自在。发展汽车产业,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信息传递的优势,但是在态度上要杜绝浮躁。”

吴志新强调,互联网企业要有清楚的定位,对汽车产业要有敬畏之心。“未来我们希望看到整车企业和互联网企业之间能够处理好定位关系,共同的在事业中发挥特长。仅有资本是造不出好车的,有些企业是真心造车谋发展,但不排除也有些企业是赶潮流。”

形成核心竞争力 实现汽车强国目标

电动汽车是一个新兴产业,市场潜力无限,未来还将会有爆发式的增长。“企业不应只追求蜂拥而上加入造车行列,我们希望能够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实现汽车强国的目标”,吴志新告诉「盖世汽车•新能源」,“企业既要重视整车制造也要重视零部件的技术提升,必须要保持技术上的优势,并且在国际舞台上要具有一定竞争力。”

国家各项标准的出台会对产业起到积极作用,企业如果达不到标准,失去市场在所难免,提高技术水平刻不容缓。“我国目前单体电池的技术指标和国际水平相当,客观存在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系统工程方面。电池包的整体性、热管理等系统工程技术急需提升,整体解决方案需精益求精。”

吴志新表示,开发更加节能、环保、安全、高效的新能源车辆是整个产业的目标。“促进、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健康发展,推动技术进步,鼓励创新,实现汽车强国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人物介绍◆

吴志新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汽车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家科技部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组专家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电动汽车分会副主任委员

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专业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参与组织了我国清洁替代燃料汽车、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国家标准体系的研究制定工作,亲自承担并完成了轻型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经济性试验方法。国家标准的制定。主持完成国家清洁汽车行动攻关项目5项、天津市科委清洁汽车重大科技攻关项目3项,获得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通过“纯电动轿车开发与评价”、“纯电动汽车开发及产业化”、“混合动力客车示范运行”等项目的研究在我国率先完成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并为国内同行电动汽车产业化提供经验。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责任编辑:00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