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逻辑:继欧洲最大的铜冶炼厂商Aurubis降低对其客户2017年阴极铜升水之后,智利国家铜业公司(Codelco)将2017年欧洲市场现货铜升水下调至每吨80-85美元,中国市场铜升水约为每吨70美元(据smm消息,实际达成升水在72美元/吨)。铜精炼企业的竞争直接展开,不过,我们认为,由于低铜价格已经造成智利部分矿山压力巨大,加上印尼出口政策不完全确定,供应潜在的不确定大幅增加。因此精炼企业的直接竞争是铜价格的最后一轮压力,并且有可能供应商之间分出胜负,从而使得铜价格筑得底部。
短期逻辑:上周,精炼铜进口亏损转为盈利,并且一度大幅回升,这符合我们的预期。铜CESCO会议本周将在上海召开,其中市场寄希望于加工费谈判能有所进展,目前的情况来看,冶炼企业和矿山分歧并未消除,所以能否达成谈判依然是未知数。所以谈判带来的供应紧张依然未得到消除。另外,我们在上周强调,由于融资精炼铜进口越来越少,如何弥补融资铜进口份额将是关键,内强外弱格局将延续。
日内走势:沪期铜主力合约1701日内收盘在45520元/吨,最低价格44460元/吨,最高价格46350元/吨。 夜盘下跌1.23%。
11月14日及夜盘,现货市场升水回落,主要是现货市场报价依然是以1611合约为主,1612合约报价尚未成为主流,现货升水报价转换较慢的原因,主要在于仓单比较少。
而移仓至1612合约的现货报价升水均价在百元附近,意味着当前现货市场货源依然偏紧,并且从现货供应主流来看,依然在等待1611合约的货源流出,但是从仓单来看,1611合约最多只能提供2.3万吨的货源。
上周库存增加1.5万吨,现货市场增量依然比较小。并且,考虑到加工费谈判尚未达成,冶炼企业增产能力不足;而进口失去融资盘支撑,进口铜需要商业力量替代,因此预计进口盈利或是常态,这种情况下,铜现货继续支撑铜价格。
但近期在日本召开国际铜会,在中国召开CESCO亚洲铜业,均是冶炼企业和矿山商讨加工费的时机;而一旦加工费达成,国内精炼铜供应环比增加的预期便会形成,因此这种情况下,铜价格料以震荡为主。
(关键字: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