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齐锂业:抓住产业机遇期 打造新能源材料国际领导者

2017-3-30 11:08:11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3月28日,天齐锂业(40.200, -0.83, -2.02%)(002466)向投资者呈上2016年喜人业绩,1-12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04亿元,较上年增加109.1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12亿元,较上年增加510.03%。同时,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率为71.25%,较上年提高24.31个百分点。

2016年,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方兴未艾,储能产品需求开始释放,新能源电池材料行业的景气指标依然保持在较高的程度。作为国内锂材料领域技术领先、综合竞争力较强的龙头上市公司,天齐锂业控股全球最大锂辉石矿,拥有全球目前规模最大的矿石提锂产能,将充分受益于新能源产业的大发展。

2016年,公司在持续推进国内生产基地技改达产和自动化升级的基础上,顺利启动了澳洲的“年产2.4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项目”的开工建设,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

展望2017年,公司表示,董事会经过充分、审慎研判,明确了“共创锂想”的企业愿景,向公司发展战略“夯实上游、做强中游、渗透下游”增添了“持续增长、国际化、向技术转型”的新内涵;2017年将抓住全球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和储能市场启动的历史机遇,努力成为以锂业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产业国际领导者。

抓住新能源产业机遇

公告显示,2016年公司锂化工产品销售实现营业收入28.25亿元,同比增长184.94%,其中碳酸锂销量较2015年度增加了31.46%。锂精矿产品销售实现营业收入10.61亿元,同比增长23.26%,公司实现合并对外销售化学级锂精矿19.9万吨,同比增长22.89%;对外销售技术级锂精矿11.55万吨,同比增长20.58%。

据公司年报披露,市场供需矛盾导致2016年锂化工产品销售价格较2015年度大幅增长,其中碳酸锂均价增加了147.02%,氢氧化锂均价增加了178.26%。除了新能源汽车增长推动需求旺盛外,部分使用工业级碳酸锂的玻璃陶瓷企业选择技术级锂精矿作为替代产品,带动技术级锂精矿的销量和价格上涨。

为抓住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公司不满足于表面上的“量价提升”,一方面通过持续的技术投入和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生产潜力;另一方面切入全球高端锂产品供应链体系,综合实现可持续有质量的增长。

公司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2016年,公司设立了“郑绵平院士工作站”,建立了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新增“制备5N级高纯碳酸锂的方法”、“液态金属净化装置”、“无尘级单水氢氧化锂及制备方法”等5项专利。目前,公司及子公司累计取得各项专利80项,其中发明专利30项。

在夯实原有碳酸锂产品优势方面,公司持续推进国内生产基地技改达产和自动化升级,作为碳酸锂及其他锂化工产品柔性生产平台,张家港基地于2016年5月通过计划性停产实施完成了技改检修,有效产能得以提升,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射洪基地持续进行自动化改造,在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以及改善工作环境上取得一定成效。

在切入高端锂产品供应链方面,公司于2016年10月启动了澳大利亚年产2.4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项目的开工建设,公司将投入3.98亿澳元(折合人民币20.16亿元)打造全自动化电池级氢氧化锂工厂,计划2018年年底竣工。该项目将配套全球NCA、811、LFP等高端锂电池生产需求。此外,公司通过投资天齐昆瑜锂业扩张到年产800吨金属锂产能,为在超薄超宽锂带领域奠定发展基础。

此外,在精细化管理和生产模式方面,公司锂化工产品采取根据市场预测和客户订单情况采用计划和订单相结合的生产模式,提供产品定制化生产服务,满足下游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在营销方面,公司目前已经逐步形成与产业链下游核心客户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随行就市”的定价模式,通过探索逐步改变为签订季度、年度订单,从而保证了高质量产品的持续稳定供应。

打造新能源材料

国际领导者

2017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加之2018年“积分制”的全面推行,表明包括锂电池、正极材料、锂化工品、锂资源等在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仍将处于长景气周期。在消费电子领域,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依然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2017年3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十三五期间实现储能向商业化过渡,十四五期间实现规模化发展。分析指出,锂电池有望逐步取代钠硫电池和液流电池在大容量储能领域的主导地位,预计将占新增电化学储能9成市场份额。据高工锂电统计分析,2016年中国锂电储能电池使用量为3.1GWh,同比增长13.5%,预计未来2至3年内,平均锂电储能电池年复合增长将超过10%。有机构预测,到2020年,国内储能市场总规模接近2300亿元,与动力电池相当。

下游产业对于锂资源需求的增速主要通过“锂电池-正极材料-碳酸锂/氢氧化锂”传导。多家机构预测,未来三年,伴随着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国内正极材料厂商产能技术改进,将形成大量的高端锂化工产品的市场需求。锂盐加工企业的技术优势有望构筑市场份额和盈利空间的壁垒,龙头企业有望直接受益。

在此背景下,公司董事会明确了“共创锂想,引领世界变化”的企业愿景,向公司发展战略“夯实上游、做强中游、渗透下游”增添了“持续增长、国际化、向技术转型”的新内涵;公司在2017年将抓住全球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和储能市场启动的历史机遇,围绕内控规范化、管理精细化、经营全球化的管理重点,切实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培育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之一,系统、扎实增强企业文化落地工作,努力培育文化附加值,并持续关注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的投资机会,努力成为以锂业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产业国际领导者。

为应对下游需求高端化的新趋势,提升锂化工产品品质,2017年公司将研发提到新的高度,力争启动研究院这一承载实体的建设,大力推进在新产品、前瞻性新技术方面的合作项目;理清研发组织架构、团队建设,并力争引入更具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人才;寻求提高产品标准化程度的同时,增强产品适应性的技术方法和手段;推进产品质量精细化管理。

在巩固资源优势上,2017年3月公司同意泰利森锂业建设“化学级锂精矿扩产项目”,将建造第二个独立、专用的大型化学级锂精矿生产设施和新的矿石破碎设施,扩大锂精矿产能至134万吨/年;项目总投资约3.2亿澳元(折算人民币16.6亿元);建设周期26个月,预计2019年第二季度竣工并启动试生产。

分析指出,本次扩展预计将当前化学级锂精矿产能由60万吨/年扩大一倍至120万吨/年。这再次凸显了优质资源的稀缺性和战略意义,既作为碳酸锂、氢氧化锂等锂加工环节持续推进产能扩张的保障,又是灵活应对全球需求端高成长的“压箱石”,将满足公司未来3至5年的发展需求。

在加强内部管理方面,近年来公司规模快速扩张,先后收购文菲尔德和江苏天齐,2017年又将吸纳昆瑜锂业关于金属锂生产和销售的经营性净资产。公司表示,2017年度需持续建立、调整、优化各类规章制度、管理体系和配套方案等;加强集团化管控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整合全公司资源,提高决策效率,规避经营风险。

(关键字:天齐锂业)

(责任编辑:0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