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门铜业10万吨粗铜环保高效技改项目建设侧记

2017-6-21 7:59:43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2017年2月10日,易门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门铜业”)停产,10万吨粗铜环保高效技改项目进行底吹炉本体改造、锅炉建设及系统连接,同时开展年度检修。

2017年4月19日,底吹炉投料成功进入试生产,22日产出第一炉粗铜产品。

2017年5月中旬,该项目生产实现满负荷,基本日均产量达到300吨,比奋斗目标提前1个月实现达产,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或优于设计指标。

中铝精神,云铜速度。历经近10个月建设,68个昼夜的停产拼搏,工期提前72天,停产时间缩短22天,投产1个月即实现达产,实际投资节省近3000万元。细数易门铜业10万吨粗铜环保高效技改项目建设中的一系列数字,笔者脑海里想到的是《速度与激情》电影里一帧帧与时间赛跑的画面。

走进易门铜业,你一定会被这群创造“速度与激情”的中铝人和这个成功开启粗铜10万吨、硫酸42万吨产能新时代的中铝、中铜重点环保高效技改项目而“路转粉”。

“老企业”靠技改持续焕发青春

从昆明往西南方向出发,90多公里,1个多小时的车程,就到了易门这座只有17万人口的滇中小城,与同样坐落在县城边的其他企业显眼的门庭不同,若不注意指引牌,你很难发现已与路旁密植融为一体的易门铜业。

1995年投产,鼓风炉年产粗铜1万吨,硫酸2.5万吨;2006年投资1.2亿元实施新增2号鼓风炉粗铜技改扩建项目工程,粗铜产能由1.5万吨提升达4.2万吨,硫酸提升达16万吨;2013年为积极响应国家淘汰落后产能政策号召,实施了云铜冶炼中试基地技改项目,采用富氧底吹熔池熔炼炉代替原有鼓风炉,实现粗铜产能5万吨,硫酸产能提升到21万吨。立足环保高效,易门铜业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得到发展壮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老企业’靠技改也能焕发青春。要把经验总结出来,供类似企业学习借鉴。”2015年6月11日,中铝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葛红林调研易门铜业时这样指示。

“易门铜业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结合的典范,要总结推广易门铜业的成功经验,并作为典型加以宣传。”时隔近一年,2016年4月14日,中铝公司党组副书记、总经理余德辉调研易门铜业时作出几乎相同的肯定。

2017年4月19日,10万吨粗铜环保高效技改项目成功投产,技术装备得到全面提升,项目达产后年可创造产值50亿元左右,利税1.5亿元左右,粗铜综合能耗降50%,年节约1.8万吨标煤,年减排二氧化硫1600吨,达铜行业先进水平。易门铜业的发展再次提挡加速。

技改比新建更具挑战

“此次技改比新建一个冶炼厂更具挑战。”该项目总结材料上的一句话道出了建设过程中的艰辛和困难。

既要开展好当期安全生产经营,又要确保10万吨粗铜技改项目实施,同时还不能忽略其他项目建设、专项工作开展。“四线作战”也带来了“四个挑战”:场地小,要在1.5万吨的厂房里摆下10万吨的熔炼、锅炉等设备,大型机械难以施展,主要靠手拉葫芦、千斤顶及自制工具进行施工;交叉多,35米高的7层主厂房每一层都有作业;任务重,从原料进厂到出厂全流程都有改造,工期时间非常紧;风险大,底吹炉加长改造没有成功先例、施工高峰时内外部作业人员超过600人、转炉区域1000平方米内集中11台吊车开展吊装作业。

底吹炉闪击战、余热锅炉持久战、转炉攻坚战,困难无数,但易铜人没有被困难所吓倒,而是迸发出破釜沉舟般的勇气,拿下一个又一个阻挠着项目建设的“拦路虎”。技改项目实施困难之一是现场场地、设备、建筑结构等经常和图纸有出入,施工现场又狭窄交叉,协调不好就会造成等待、窝工、贻误“战机”,坐在办公室、会议室听汇报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对此,该公司抽调15名骨干组建技改项目部,专职专责推进项目,每天下午5点半召开项目协调会,日事日毕,任务不完成不下班。甲乙双方以及监理每天盯在现场及时解决问题,及时纠偏。

“我们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全力以赴,确保在4月19日开车投产!”易门铜业总经理孔德颂,也是本次技改项目总经理,白天在处理各种公务的同时还是雷打不动坚持到项目建设现场协调工作,夜里还要加班加点挑灯夜战,连续1个半月回不了家,但他一刻不敢松懈,始终坚持抓管理,搞技改。

夜深了,他只身一人随手拿起一只手电筒就赶往现场,查工程进度,查施工质量,查施工安全管理,查设备安装就位情况,只有实实在在掌握了当期的一切工程建设情况,他才会安心。天气变化时,他在公司生产经营微信群里及时提醒各施工单位的安全防护措施一定要做到位;各大型设备吊装安装时,他亲自赶往现场一一查看落实其安装质量。用一份坚毅和担当为技改工程如期建成投产保驾护航。

“2月10日停产,4月9日点火,19日投料。”这几个重大时间节点最初提出时仍有不少条件不完全具备,当时也有不少同志担心并提出时间后延。然而该公司建设团队始终坚定目标不动摇。炉子一点火好比发令枪响,不管是施工单位还是自身企业干部员工,精神都为之一振,拿出了拼命的状态,底吹炉焊接、耐火材料砌筑、余热锅炉化学清洗、转炉锅炉配管等环节都是全天24小时连续作业,点火到投产期间熔炼区域晚上灯火通明,为目标实现奋力冲刺。具体项目建设中,该公司坚持“先易后难、盯死主线、牵牛鼻子、啃硬骨头”的施工策略。先攻“外围阵地”,在停产前建成化学水站、危废中转库、混料仓,启动长周期制酸、制氧系统。技改成败在于底吹炉改造,为了改造成功,该公司先后修改技术方案、实施方案10余稿。底吹炉余热锅炉对接用时最长,决定着整个项目的投产时间,该公司优先保障在现场作业面、通道的人员力量,短时间内完成厂房建设、本体安装、冶金吊车安装、锅炉安装、烟气管道布置等。

“当时为了拍摄出第一炉铜的场景,我一直在现场苦守了近4个小时,太令人激动了,终于等来了我们的第一炉铜!”该公司专职干宣传的小田说起出铜时的情景仍难掩心中的激动。

然而投产不等于万事大吉,4月22日的试生产过程中,底吹炉拉渣小车由于1号转盘电路出现故障,渣运送不了,情况十分危急。此时正值午餐时间,该公司熔炼分厂电工组组长普玉荣接到任务后,顾不上吃饭,带领检修人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查找问题、处理故障,经过两个小时的奋战,终于处理完毕,转盘恢复正常,大家在现场简单吃了几口盒饭,又投入到下一项工作中。

中铝人的“速度与激情”

“底吹炉改造比以往节约15天,耐火材料砌筑节约7.5天,余热锅炉新建仅用65天,余热锅炉化学清洗仅用2.5天……”回顾易门铜业10万吨粗铜环保高效技改项目建设,“高效”是绕不过去的字眼。笔者了解到,该公司原本年度大修计划在2016年8月,技改停产

在2017年4月,两次相加停产120天,无形中给同期安全生产带来了巨大压力,对此该公司双管齐下,首先通过护炉,延长底吹炉耐火材料炉寿命至24个月,使得检修后延6个月。同时加快外围项目推进,加快设备、材料准备,技改停产对接提前2个月,实现了二者时间重叠,最大限度压缩了停产时间。

技改项目常务副经理张体富,自从项目开工建设以来,每天上现场时三步并作两步走已成为常态。因为多日的劳累,导致重感冒,但他忍着剧烈的咳嗽和声音嘶哑依然坚守在项目施工现场统筹安排工作。技改项目部主任孔祥玉,68个日日夜夜,每一个施工现场都有他坚守的身影,每一次项目组织协调会议上都少不了他汇报当天工程的进度情况。

陈正虎,一位从云铜冶炼加工总厂借调到易门铜业协助完成本次技改工程建设的工程管理人员。白晰的国字脸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文绉绉的书生模样让人很难把他与硬邦邦的工程管理工作联系在一起。但只要一走进热火朝天的技改工程现场,总能看到他穿梭于各个项目工地,得心应手地指挥各个外协施工单位,浑身上下一股“专家范”。

3月9日晚10点,笔者打电话给陈正虎了解工程细节。因为受怕作业现场的机械轰鸣声影响,他赶紧找了个僻静处,耐心细致地给笔者讲解。当笔者关切地让他早点休息时,“差不多啦,还有些工程上的事需要协调解决,还得耽搁一阵子。”电话那头传来的是他自信而爽朗的笑声,这一阵子是一分钟,一个小时,还是整晚?笔者心中暗忖。

而为了赶工程进度,该公司熔炼分厂安排50余人分班一天24小时协助参建单位搬运耐火材料,21152块总重323吨的耐火砖,全靠员工一块一块搬运到位。

“承载重托、勇担责任、精诚协作、不辱使命”是笔者采访中听到最多的话语。技改过程中,所有参建的易铜员工都以钉钉子的精神扎根现场,各司其职,全力以赴圆满完成此次技改项目的各项目标任务。

2017年4月14日,中国铜业、云铜集团启动管理体制改革,压缩为一个管理层级。

2017年4月19日,易门铜业10万吨粗铜环保高效技改项目成功投产。

截至2017年4月,易门铜业盈利2000万元,上半年保底4000万元,全年预计1亿元。

易铜扬帆正当时!

(关键字:易门铜业 粗铜)

(责任编辑:0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