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面对全国矿产勘查方面投资持续缩减、地质勘查资质取消、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改革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新形势,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局奋战在地矿产业的全体干部职工坚定信心,主动作为,抓住机遇,取得了较好成绩,实现主产业平稳发展,进一步巩固了建局60余年来找矿的传统优势。
市场开拓意识 有了新转变面对严峻形势,该局各单位转变思路,强化市场争抢意识,主动开拓市场,积极参与各类项目的投标,多点开花,遍结硕果。2017年,全局共实施各类地勘项目86项,全年完成产值8066万元,全年新签项目合同额为1.15亿元,完成钻探进尺11.8万米。全局各单位积极申请政府财政项目,全年获得财政资金3635万元。
尤其值得欣慰的是,2017年,该局承接中国地质调查局系统的项目资金近1000万元,在全局地勘业市场开拓新征程中具里程碑式的意义。
地质矿产勘查 取得新突破2017年,该局各地勘单位完成了7个矿区的详查或资源储量核实工作,提交了一批资源储量成果,政府财政类项目取得找矿新发现、新突破。
——江西有色地质勘查一队完成了弋阳县刘家金矿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初步估算资源储量金金属量2吨,该成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矿山资源危机形势,获业主高度认可。
——江西有色地质勘查二队完成了于都县小东坑矿区钨矿的详查工作,报告估算资源储量(三氧化钨量)3.2万吨,探明一处优质的、中型规模的石英脉型黑钨矿床,为近30年来赣南地区钨矿找矿的重要成果。二队与湖北地质六队联合组队首次承接的“江西省宁都河源-石城海螺岭锡、锂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矿产调查项目获得重要发现,新发现花岗伟晶岩型铌钽矿化点26处,中新元古代变质火山岩地层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找矿有利区1处,萤石矿化点1处及蚀变岩型锡矿化点1处。
——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四队完成了德兴市水石坞矿区金矿详查工作,估算金矿资源储量金金属量17吨,其中工业矿10吨,低品位矿7吨,探明一处近大型的金矿床,为江西省黄金工业的发展提供又一处重要黄金资源基地。承担的朱溪铜矿资源储量核实项目新发现2层富铜矿体,深部见及厚大的钨矿(化)体,赋矿层位的发现为朱溪矿区及邻近地区的新发现。承担的江西省地勘基金项目“德兴市五里亭金矿预查”亦有新发现,单孔圈定视厚度161.10米的金矿化带,内圈定3条金矿体,其中工业矿体1条,揭示矿区具有很好的找矿远景。
——江西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承担的横峰县松树岗矿区钽铌矿勘探项目,探明钽矿资源储量近3万吨、铌5万余吨,同时,矿床还共伴生有锂、铷、钨稀等稀有有色金属矿,达特大型,矿床规模仍保持为目前亚洲最大。承担的江西省地勘基金项目“乐平市众埠街铅锌锰多金属找矿”取得新突破,经过今年的继续勘查工作,矿区浅部圈定锰矿层范围不断扩大,新施工的钻孔均揭露厚大的锰矿层,同时深部铅锌铜矿化较好。矿区今年的工作进展有望使工作区乃至萍乐坳陷带东缘成为矿勘院未来地质勘查的基地。
对外交流合作 迈出新步伐扩大对外合作、提高开放水平,对推动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局地勘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互利合作来达到共赢局面,实现矿产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该局做了大量扎实而有效工作,提升了“江勘”声誉。
加强与江西省国土资源厅、江西省环境保护厅、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等的沟通联系,积极主动进行相关项目对接。
加强与东华理工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合作,邀请相关学者到相关单位培训授课、项目指导,进一步推动了产学研合作进程。
加强与中国黄金、江西铜业、江西钨业等大型国有资源型企业和德兴花桥、德兴金灵等民营矿业企业合作,其中与江西铜业于2017年6月份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队伍能力建设 迈上新台阶2017年,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局加大了政策、资金倾斜,支持各单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装备建设、资料成果挖潜利用等,有效提升了各单位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了“造血功能”,全局的队伍能力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2017年,该局地矿工作会开展了地质技能专业的培训和优秀论文评选,近30名中青年参与学术交流,有效激发了青年技术人员撰写论文的热情。在浙江江山举办第二届“和谐江勘杯”地质技术技能竞赛,掀起了学业务、学技能的热潮。首次在省外异地举办钻探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培训,进一步提升全局钻探业务新技术、新技能的水平,做强传统地质找矿,满足日益增长的大地质业务发展需求。
为更好地贯彻实施局“大地质立局,多产业并举”发展战略,提高各单位在地质和地质延伸产业的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局投入资金用于“大地质”相关设备仪器的添置,于2017年11月份下达了相关仪器设备购置计划,有效提升了各单位的市场竞争力。
根据形势发展,自2018年开始,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局实施对全局库存地质资料目录电子化工作,以利于地质资料的查询、收集和利用。目前已完成局本部资料的整理和目录电子化工作。
(关键字: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