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往年市场规律,开年后的3~5月份是瓷砖销售旺季,陶企将借助这一时段消耗库存,打好新一年的销售“攻坚战”。
始料未及的是,今年春节过后,全国多个产区因为环保问题延迟点火或停产整治,释放出较大的市场空间,但陶企销量不仅未现增长,反而每况愈下,大不如前。据分析,受制于新一轮宏观经济周期和房地产调控,上半年房屋成交量总体呈下降态势,“市场蛋糕”变小,或许是导致瓷砖产品需求不旺的主要原因。
“旺季还没到来,淡季早已登场。”刚刚过去的5月份,市场的猝然转冷让众多陶企倍感措手不及。
佛山沙岗陶瓷市场一隅,人流稀少,不少商铺处于空置状态。
萧条的市场:“一个月都没发货”
“五月份销量和去年同期相比少了一半。”6月6日,佛山沙岗陶瓷交易市场,吴敏坐在自家瓷砖销售档口,百无聊赖地玩着手机,“今年生意太淡了,有时候一个下午也见不到一个人。”
沙岗,是低端瓷砖的聚集区,过去这里的生意的异常火爆,每天拉砖的车辆连绵不断,但最近几年生意明显惨淡许多,“特别是今年更加冷清,很少看到拉货的车辆。”吴敏说,能够反应市场冷淡的变化是,以前沙岗市场的档口一铺难求,但现在空置了很多。
不惟沙岗市场,五月份终端城市的销售形势同样不容乐观。广西梧州一位经销商向记者表示:“五月份一个月都没发货,库存还是满满的”。市场的冷淡可见一斑。
市场是从去年下年开始急剧转淡的,有经销商向本报记者表示,以前销售形势较好的时候,平均每20多个客户就会成交一单,但现在一天也见不到几拨客户,成交的几率大大降低,甚至生意最惨淡的时候,一天也就遇到两批客户,成交的难度与挑战极大。
还有陶企销售人士揶揄:“发现没有,前两年微信朋友圈到处是找砖,但现在找砖的少了很多。”另一方面,这位销售人士称,以前在朋友圈发布产品信息,还有很多人询问价格,但现在根本就没人搭理。
为了提振销售,厂家的销售态度也在悄然发生改变。“以前在厂里开单,几箱几片量太小的,厂家根本就不不开,但现在很多厂家几箱几片的小单也接。”
厂商的压力:“有点看不透”
市场的萧条,引发终端经销商群体的骚动,有陶企销售负责人告诉记者,尤其是年纪在40岁以上的经销商,相当一部分已萌生“退意”,担心继续干下去会面临亏损,因此及时抽身。
同时,不少陶企的销售人员也在另谋出路,“从去年开始,我身边就有好几个朋友转行,离开陶瓷圈子。”该销售人士介绍,凡此种种,都说明了现在陶瓷行业并不好做。
不仅如此,一些较好的陶瓷品牌,原来是经销商抢着做,但现在一旦原有的经销商退出,这些品牌在当地另找经销商变得异常困难。这样的现象不仅出现在三四线城市,就连一二线城市的情况也差不多,陶企的招商压力也进一步增大。
谈及今年的市场淡季,不少陶企称“有点看不透”。佛山陶师傅陶瓷销售总经理郑燕祥告诉记者,从产品风向来看,现代仿古砖、大理石瓷砖是当前的热门产品,但很多现代仿古砖厂家并没有大卖,由此可见在市场萧条的形势下,产品并没有起到关键性作用;同时,在精装房大势下,一线知名品牌销售应该有所增长,但实际上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市场压力。
更猛烈的暴风雨即将到来,在接下来真正的市场淡季,让陶企颇感无奈:“只能静观其变,不像以前生意差的时候,大不了降价,或者找几个消化能力较强的客户,辅以特殊价格……但现在完全没招了。”
库存高企的某陶企。
陶企销售究竟如何?来看看5月份八大建陶产区产销形势
1、四川夹江 瓷砖销量急剧下滑30%
五月份,夹江产区瓷砖销量同比四月份出现明显下滑,不少厂家表示:“下滑比例达到30%以上。”
广乐、建辉、华兴、盛世东方等多家陶瓷企业向本报记者表示,今年开年以来销售一直较为稳定,但是进入五月份后,明显感觉到销售比较吃力。
“进入5月下旬后,我们明显感觉到销售压力很大,原本车水马龙的陶瓷园区,突然变得冷清起来,而且随着销量的下滑,大部分陶瓷企业的库存压力开始增大。”夹江某陶企销售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市场旺销时间太短,大部分陶企还处于去产能化阶段,突如其来的销售遇冷,给产区敲响了一记警钟。
与往年相比,今年夹江产区不仅开工晚,而且市场销售回暖慢。据调查,今年产区内80%以上的陶瓷生产线都是在3月15日后才恢复生产,3月底才迎来旺销,原以为这种销售势头会延续至今年下半年,但意料之外的是,5月底陶企销量再次面临乏力。
“就目前的销售形势来看,预计在6月份,产区将全面迎来销售淡季。”产区内某行业资深人士对记者表示,按照当前的市场形势,产区有可能提前迎来停窑潮。
据陶企分析,五月市场下滑的原因是:三四月份是经销商备货的高峰期,因此五月份经销商的库存较为充足,这也意味着淡季的开始。同时,从终端市场来看,在新兴渠道的冲击下,普遍表现较为疲软,经销商面临较大销售压力。
面对当前的市场销售形势,夹江陶企开始修炼内功,在产品创新研发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新推出负离子生态瓷砖、大规格大板砖、小规格薄板等新品;而在终端,为了拉动销量,不少陶企加大了活动推广力度。
夹江产区内已经停止生产的某陶瓷企业生产线 。
2、江西高安 五月中下旬市场明显转淡
“旺季不旺、淡季很淡”是高安陶企对当前瓷砖销售市场的描述。一直以来,高安产区只有到6月份才会真正进入淡季,记者采访获悉,今年5月份,大部分高安陶企的产销率均能达到八到九成,瓷片、西瓦以及大理石瓷砖厂家则表示产销率超过9成。
新景象陶瓷营销总经理兰远踪对记者坦言,5月份其公司产销率大概在9成左右,主要是5月下旬销量下滑严重。另有不少陶企销售负责人表示,进入5月下旬以后,市场销量明显开始下滑,并且已有厂家顶不住压力开始降价促销。
据调查,5月份高安产区西瓦、瓷片的销量较好,尽管与3、4月份相比略有下降,但产销整体平衡,而抛光砖、仿古砖等系列产品5月份销量下滑较为明显。
金泰源陶瓷总经理雷东烨表示,5月份金泰源产销率在95%以上,主要是5月份外墙砖的销量略有下滑,而西瓦、薄板系列产品的产销率则超过100%。外墙砖最淡的时期是6月份,但今年5月份雨季来的较早、时间较长,一定程度影响了外墙砖的销量。
此外,进入6月份后,瓷砖销售步入季节性淡季,泛高安产区陶企的库存压力主要是抛光砖系列产品,但目前还未有企业表示会因库存压力而停窑或减产。
面对淡季的到来,高安陶企纷纷展开应对之策,有较为原始的降价促销,也有通过渠道拓展的方式消化产能。
金环陶瓷营销总经理张辉表示,随着市场进入淡季,传统渠道已很难消化产能,只能不断开拓新的渠道,一方面会协助经销商开发工程订单;另一方面也会适当给佛山一线品牌做代加工。
3、山东淄博 多数厂家产销率不到50%
进入5月份后,不少淄博陶企的销售业绩近乎惨淡,一些产销率一直不高的陶企已经开始爆仓。有陶企负责人称,淄博陶企已经好几年体会不到淡旺季了。
2018年,淄博产区销售压力远远大于往年。多家陶企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往年平均每天有十个客户上门看砖,而今年最多只有三四个。一位不愿具名的陶企销售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公司在江浙沪、西北地区的客户现在很多都跑到了江西产区。
不仅如此,随着近两年终端市场的萎缩,不少淄博厂家的销售半径萎缩至500公里范围内。同时,贴牌生意也大不如前,过去一个月卖到200-300万元的OEM客户随处可见,但现在月销量卖到100万的OEM客户,就算是大客户了。
据分析,除了终端市场销售不畅,贴牌商的外流、外产区的低价冲击,均对淄博产区销售产生了较大影响。淄博华岳建陶有限公司销售总经理叶志国指出,“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很多广东厂家的业务员已经跑到了乡村一级,甚至一些大品牌也放下身价,与淄博玩起了价格战,抢占了淄博产区不少市场份额”。
除此之外,当前还有很多地方在新建生产线,这些新线不仅产能庞大,而且产品同质化严重,是造成当前淄博陶企生意不好做的原因之一。
由于销售不畅,不少淄博陶企的库存压力持续增大。据记者了解,当前淄博陶企产销率能够达到70%以上的少之又少,多数厂家产销率低于50%。为此,有陶企开始选择降产应对,以及主动出击,增加业务人员的出差频次。
近段时间以来,不少淄博陶企销售部负责人带头出差,亲自奔赴终端市场,甚至有销售负责人一次出差时间长达20余天。淄博格伦凯建陶有限公司营销总经理陈薛聪表示,通过走访市场,可以第一时间找到客户的需求点,从而在产品研发以及销售策略方面,找到适合客户需求的痛点。
北方地区大产能生产线的建设,对淄博产区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4、辽宁法库 产销率仅5成,陶企资金压力巨大
5月份,法库产区在销售方面延续了4月份持续走低态势。记者随机对产区内10家规模以上陶瓷生产企业销售情况进行摸底调研时,受访企业均表示,主打类产品“卖的不好”或“销售一般”。统计结果显示,5月份法库产区4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总体产销率仅能维持在5成左右,单一企业可预期性销售收入均低于2017年同期水平近15个百分点。
在产成品售价方面,虽然年初以来,“煤改气”工程的实施以及硅酸锆等原材料价格的全系上涨,让产区成品售价存在理论上的价格上调可能,但迫于严峻的销售形势,尚无一家企业敢于单方面上调产品出厂价。另一方面,园区个别企业出于缓解资金压力考虑,阶段性采取了“买100箱送20箱”等变相降价促销手段,以期迅速回笼资金。
采访中,园区企业负责人表示,造成今年淡季提前到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整个东北三省,终端市场刚性需求不足是造成产销率偏低、销售不畅的根本原因。其次,法库陶瓷重点销售市场在东北三省的中低端客户层面上,今年以来能源、原材料价格全面上涨,造成企业生产成本快速增加,法库陶瓷的价格优势正在被弱化,有限的市场份额正在被辽宁喀左、建平等省内其他产区快速蚕食、分割。产品结构不合理,同质化现象严重、中低端产品比重过大,对抗市场风险能力偏弱是造成法库产区5月份销售下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5月份整体销售表现,采访中多位园区企业负责人显得忧心忡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负责人表示,目前企业开工2条线,近期销售情况远远没有达到预期,资金压力巨大,公司正准备讨论是不是要阶段性地关停一条线,压缩一下产量,以保证公司的资金周转。而据记者从法库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了解到的消息,法库产业园区正就7月份举办法库陶博会工作进行筹备,以期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促进产品销售。
不惟法库,如今各产区陶企都在担心“煤改气”之后的成本压力。
5、晋冀陕豫 产品严重滞销,已有陶企全线停产
5月份,山西、陕西、河南、河北等地陶瓷企业产品严重滞销,而且价格也大幅下跌,部分陶企产销率甚至仅有50%左右,尤其是抛光砖,不但价格下跌超过15%,而且滞销严重;抛釉砖销售也严重受阻,仅有瓷片产销率尚能保持在80%左右。进入6月份,北方进入农忙季节,市场更加冷清,陶瓷企业库存攀升,一些企业已经爆仓,不得不停掉部分生产线缩减产能,还有一些企业难以承受库存压力,生产线已全部停产。
今年北方陶瓷企业普遍开工较晚,按常理来说,4、5月份市场应该比往年更加火爆,而与此恰恰相反的是,进入4月份以来,华北、西北等地陶瓷企业滞销明显、销量下滑,甚至价格也开始下跌。
河南一陶企负责人表示,“去年这个时候市场异常火爆,我们推掉了好多单,而今年市场却很冷清。”在走访期间,记者也发现陶瓷园区车辆零零散散、稀稀拉拉,没有往年火爆繁忙的景象。一陶瓷企业营销负责人表示,5月最差的一天销售额只有几十万元,还抵不上以往一个业务员一天的销售额。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市场滞销最为严重的是地砖产品,有的企业库存已经超过亿元,瓷片相对好一些,但与往年相比也有不小的差距。
问及市场骤变的原因,该业内人士指出,近两年,受通货膨胀、房地产调控、一线市场精装房等影响,导致了北方陶瓷企业的产品销量骤减。同时,北方多地农村限制民房改建,红砖、水泥生产企业大面积停产,使农村自建房锐减,加快了瓷砖销量的大幅下滑。
另外,近两年北方多个产区仍在扩张,新建企业层出不穷,销售空间大大压缩,巨大产能无法消化。尤其是华北、西北陶瓷企业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状态,企业低利润运营。在原材料和环保成本上升后,低附加值产品无法承受成本上升,更加难以为继。
根据目前北方产区陶瓷企业产销情况,有业内人士大胆预测,进入7月份,北方陶瓷企业或将出现停产潮。
(关键字:产销率 陶企 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