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玻璃工业奇迹的“蚌埠密码”

2018-10-17 9:20:27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小玻璃映照大世界——改革激发创新成果

十月淮畔,山水旖旎。安徽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即将在蚌埠市盛大开幕。秋日午后,省运会主场馆——蚌埠体育中心上空偌大圆形建筑屋顶覆盖的3400多块深色玻璃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

“可别小瞧这深色玻璃,它的学名叫铜铟镓硒膜,与一般玻璃不一样,它可以吸收阳光发电,满足体育中心场馆内所有照明、消防设备的用电需求。”深耕玻璃行业30多年,从传统的建材玻璃到现在的新玻璃、新材料,安徽华光光电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俞家红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蚌埠玻璃工业的“蝶变”。

华光集团前身是蚌埠华光玻璃厂,已历经60年的岁月洗涤。“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厂每年一条浮法生产线的利润就达3亿元,员工多达2000人,一度成为蚌埠市效益最好的企业,这在当时省内也是少有的。 ”俞家红回忆,随着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企业年年亏损。 2006年开始,华光大刀阔斧进行改革,通过改制重组、调整产品结构、升级产业链条等,重获新生。 2016年,该公司上马高温玻璃生产线,这条生产线成为目前国内第一条、全世界第三条高温玻璃生产线。

“就是利用我们生产的高温玻璃基板,去年10月,国内首片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高效模组在蚌埠市高新区凯盛光伏材料有限公司诞生,实现我国在该领域‘零的突破’,其光电转化率刷新世界纪录。 ”对于公司如今的转型成果,俞家红颇为自豪。

刷新世界纪录的不仅是薄膜电池。今年4月初,经过蚌埠玻璃研究院的科研攻关,世界最薄0.12毫米玻璃在中建材信息显示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问世。该公司超薄玻璃生产线成为国内唯一一条拥有0.12毫米至1.1毫米全系列品种超薄浮法电子玻璃技术和产品的生产线,为我国电子信息显示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国内的高端玻璃、超薄玻璃等都依赖进口,导致相关产业发展受制于人。”蚌埠市科技局高新技术产业科科长王顺领介绍,改革开放以来,蚌埠市立足资源优势,通过持续不断的改革创新,增加玻璃科技含量,创造了一个个玻璃工业奇迹,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让中国玻璃走到了世界舞台的前列。

从科研院所到领军型企业——改革催生发展活力

寒露过后,秋已深。夜幕下的蚌埠玻璃设计研究院灯火通明,科研人员正在进行紧张的技术攻关。在蚌埠,玻璃院就如同一棵参天大树,不断结出科研硕果,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玻璃工业奇迹,为当地玻璃产业带来了跨越式发展,也让蚌埠的玻璃名片享誉世界。

“如果没有改革的动力和创新的恒心,玻璃院不可能发展得这么快。 ”回望过去,蚌埠玻璃院院长彭寿如此总结今天的成就。 1953年,蚌埠玻璃院作为国家级甲级科研院所诞生,为支持国家三线建设,1971年由北京迁至蚌埠。 “迁到地方后,院所主要负责玻璃生产线设计。由于业务单一,员工上千人,年营业收入却只有几千万元,科研人员也面临着流失的危机。 ”困顿之际,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大江南北吹起,经济体制改革也在稳步推进,1984年,玻璃院适时实行事业单位的企业化管理。 2000年,进入中国建材集团,并在上海改制成立中国凯盛国际工程公司,开启艰苦的创业征程。

“由‘吃皇粮’的事业单位变为自收自支的企业,如何生存和立足就摆到了眼前。”16年弹指一挥间,转变的不仅是玻璃院,完成改制这一年,40岁的彭寿正式成为玻璃院的“掌门”人,他比以前更忙,钻科研,跑市场,紧跟市场需求和科技前沿的脚步从未停歇。

术业有专攻。改制后的蚌埠玻璃院整合资源,坚持创新,推进传统玻璃行业转型升级,不断在玻璃的“薄”和“新”上大做文章。聚焦科研成果产业化,由单一从事玻璃工厂设计转为提供以设计为龙头、以核心技术为支撑,带动装备制造的工程总承包服务,占领了中国80%以上的高端玻璃工程市场和90%以上的出口玻璃工程市场;同时进军新兴产业,按照玻璃的新功能、新用途,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进而实施产业化,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我们实行了科研奖励、股权激励等一系列措施,提供研发人员的积极性。 ”玻璃院副书记李志铭介绍。通过一系列改革,该院实现了从科研院向科技型企业集团的华丽转身,综合实力迅速增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一跃成为国内硅基新材料产业的领军企业。去年合并业务收入突破220亿元,利润总额实现13亿元。

“依托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平台和蚌埠市政策支持,我们院建设了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30多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获得国家专利从2000年的几乎为零,增长到目前的950多件。 ”李志铭告诉记者,研究院依靠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仅激活了本体产业,还投资建设了中国玻璃新材料科技产业园,被列为国家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吸引一大批主攻电子显示玻璃的上下游企业集聚,成为蚌埠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主引擎。

从玻璃城到新材料之都——改革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最近一段时间,40岁的孙伟心里倍儿高兴,不久前他晋升为公司车间主任,迎来事业上的“第二春”。每天清晨穿过蚌埠市龙湖大桥,来到中国玻璃新材料科技产业园,进车间,上生产线,孙伟感觉浑身上下都是使不完的劲。 “现在在这儿上班,感觉很有希望。 ”在蚌埠中恒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车间,孙伟一边指导新人炉前作业技巧,一边仔细留意炉前变化。从2008年进厂到现在,孙伟凭着认真劲和过硬的技术,一路从一线工人做到车间主任,现在管着一条生产线,年收入有10万元以上。

“在蚌埠这个三线城市,这个待遇已经非常不错啦。这是10年前想也不敢想的。”1996年,刚毕业的孙伟进入蚌埠市一家保温瓶厂打工,“那时工资一个月才300多元,厂里效益不好,工资还时常发不出来。”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一些粗放型企业艰难爬坡,一些直接被淘汰。因为就近方便照顾家庭,孙伟在保温瓶厂苦熬到孩子上中学才选择跳槽。

从保温瓶厂到新材料公司,身处生产一线的孙伟亲历了蚌埠工业的变迁。如今他所在的中恒新材料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锆系列产品研发及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蚌埠市硅基新材料产业的骨干企业。成立以来,该公司凭借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和技术,生产规模年产达到25000吨,成为国内生产量及市场份额最大的氧化锆生产企业。 “公司有前途,我们干活更带劲。 ”

在蚌埠发改委工业科科长张国威印象中,10多年前,中国玻璃新材料科技产业园还是一片荒凉,零星散落着几个破败的窑厂和水泥厂。谁能想到,如今这里成了蚌埠市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硅基新材料产业的基地。走进产业园内,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赫然伫立在前,身后一个个新兴企业生产车间机械不停运转,工人来回穿梭,一派忙碌景象,散发着勃勃的生机。

“改革开放初,蚌埠市基本建立起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主要工业产品中传统产品、粗放型产品较多,新型产品、高技术含量产品少。”张国威介绍,当传统产业日益衰退,新兴产业必须及时“补位”,才能保持地方经济稳定增长态势。

“只要方向选对了,就不怕路程遥远。 ”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政策机遇也给蚌埠市带来多重利好。

2008年,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立,蚌埠市走上科技创新的快车道。 2016年,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成功升级为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蚌埠市再次加快了自主创新的步伐。

作为“合芜蚌”的重要一极,蚌埠市围绕科技经济结合、创新要素整合、创新人才集聚、体制机制创新,打通了高校、院所与产业之间的“肠梗阻”,取得了一批产业成果、科技成果、人才成果和改革成果。

聚企业、建项目、延链条。如今,在蚌埠市硅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基地这片沃土上,一批产业链长、配套企业多、带动作用强的项目正在“开枝散叶”。 8.5代TFT-LCD基板玻璃生产线建设项目进行基础施工,豪威科技交互式电子白板生产制造项目试生产,华特指纹模组项目全面竣工投产……在蚌埠玻璃院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蚌埠市以新型显示、太阳能电池和特种玻璃制品三条产业链为主线的硅基新材料产业发展体系日益完善,正朝着“新材料之都”阔步前进。

(关键字:玻璃工业 蚌埠密码)

(责任编辑:0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