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重要的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基地2018第三届全国(东营)有色金属工业展开幕

2018-10-25 13:12:14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10月18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技术开发交流中心、山东方圆有色金属集团、北京鑫赛克展示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2018第三届全国(东营)有色金属工业展开幕式在东营黄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出席并宣布展会开幕,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贾明星,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崇祺、张文海、黄小卫出席开幕式;东营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聂建军,山东方圆有色金属集团董事长崔志祥在开幕式上致辞;东营市副市长冯艺东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还邀请了中南大学副校长郭学益、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党委书记李碧平、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首席研究员赵宝军、智利康塞普西翁大学教授 Robort Para、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材料与工程系高级研究员杨印东等国内外专家和企事业单位代表等千余人参加。

聂建军在致辞中重点介绍了东营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表示,有色金属产业作为东营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绩,培育了以方圆集团为龙头的铜冶炼企业,形成了以铜冶炼、精深加工为主的产业集群。2017年,东营有色金属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16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有4家,居全国地级市前列。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国唯一的“铜及铜材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和“国家火炬计划铜冶炼与铜材深加工特色产业基地”。

他表示,东营市将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企业提高冶炼技术水平,延伸产业链条,将铜材、铜制品、铜材料向高强高等的铜合金、高性能金属材料发展,打造国内重要的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基地和特色材料产业基地。同时他强调,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在东营举办的第三届全国有色金属工业展汇聚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业内精英,汇聚了有色金属领域高端产品和最新的技术成果,必将为推动有色金属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崔志祥在致辞中表示,第三届全国有色金属工业展,是我国有色业界的盛事,是推进国内外有色金属产业交流合作、互惠共赢的重大盛会,承载着有色金属产业高端高质高效发展的希望,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与东营市携手打造的有色金属领域高端产品和最新技术成果的展览平台,该平台对进一步推进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创新发展,提高东营有色金属产业的知名度、影响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他指出,20年来,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以及东营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方圆集团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绩。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生产系统保持着历史最好水平的开车率和生产稳定的大好局面,生产、经营、科技、管理各项工作稳中有进,迈上新台阶,公司全年销售收入有望突破900亿元。

据介绍,本届展会为期3天,展览面积近10000平方米。主要展出铜冶炼及加工、铝加工、有色金属新材料加工、稀贵金属回收、再生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利用、节能与环保、分析检测及相关辅助材料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

展会吸引了近80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前来参展。70余家展位,其中包括中国有色集团、中铝集团、江铜集团、铜陵有色、金川集团、白银有色等实力雄厚的国有企业,还有东营方圆、阳谷祥光等一大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民营企业;还有中国瑞林、中国恩菲、北京有研总院等一批大型科研设计院所和东北大学、中南大学、江西理工等一批全国知名大学前来参展。

又讯 展会同期举行了“有色金属产业高层次专家对接会”“全国铜冶金技术与装备暨铜材加工技术交流会”“ 院士专家企业指导工作”等专题会议和活动。

对接会上,贾明星、黄崇祺、冯艺东等致辞。

贾明星指出,人才兴则行业兴,人才盛则行业盛。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有色金属工业大国。而人才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和宝贵财富,是经济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第一资源。此次对接会的召开,将成为一场汇聚智慧、加深合作、启迪未来的思想盛宴。对加速集聚高端人才资源,加快区域创新发展,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一直以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致力于促进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科技进步,重视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与中南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以及有研科技、中国瑞林等科研院所,在技术支持、项目协调以及专业培训等方面密切合作。坚持识才、爱才、聚才、用才的理念,组织各相关领域专家走入一线关注行业产业发展,对推动行业产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

他希望,通过此次会议,进一步加强产业和人才深度融合,在铜行业发展领域,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产能合作,加快经济贸易进程,坚持共享发展,促进产业协同,通过建立内部协调协商机制,相互学习借鉴,共谋长远发展,推进东营有色产业迈上新的高度。

黄崇祺在致辞中说道,东营市有色金属产业近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成为东营市重要的支柱产业,其中铜冶炼、铜加工规模居山东省前列,成为重要的铜产业基地,在行业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他表示,我国有色金属产业近年来也取得了重要发展,成为世界有色工业大国,但不是产业强国。面对产业结构、技术水平、资源环境等诸多制约难题,需要加大力度开展科技创新,并通过国内外产学研用的交流与合作,大幅提高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资源保障能力、技术引导力,从而逐步增强市场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他指出,目前我国在电子行业的铜合金材料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去年,上海电缆研究所与方圆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致力于在铜的新产品、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开展合作研究,希望通过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将前端基础材料到中间深加工到终端产品深度结合,进而在高端产品研发上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实现共赢,为有色金属行业作出贡献。

冯艺东在致辞中指出,有色金属产业是东营市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东营市第三个过千亿元的产业。经过多年发展,东营有色金属产业在冶炼加工的基础上,产业链条不断向上下游延伸,形成了从原料回收、冶炼加工,到仓储物流、技术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条。2017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64亿元,利税73亿元,利润42亿元;培育了鲁方、方圆、金信、亨圆等4家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阴极铜产能90万吨,居山东省第一位;低氧线杆产能27万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国唯一的“铜及铜材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方圆集团“两步炼铜新工艺”引领着行业的发展;迪赛机电公司是北方唯一的动车电磁线专业生产商,占中车集团50%以上的市场份额,产销量居全国首位。

他表示,东营有色金属产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持续不断的对外交流与合作。近年来,东营在美国、智利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稳定的原材料供应网络,与智利国营铜业、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中科院等国内外20余家企业高校院所开展了技术合作。委托中国有色金属技术开发交流中心牵头制定了《东营市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发展规划(2018-2022)》,进一步明确了未来5年东营市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发展的重点任务、目标和方向。今后东营市将提高有色金属产业的环保冶炼和精深加工水平,向高强高导的铜合金材料、高性能基础材料发展,打造一流的铜产业基地。

会上,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宁甘河工业园、山东森联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北京中能清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山东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主任刘利印宣读《2018年山东省院士专家工作站批复文件》。贾明星、冯艺东共同为“方圆公司-张文海院士工作站”揭牌。

会议期间,黄崇祺、张文海等院士专家一行到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了现场调研,针对地方需求,组织有色金属产业高层次专家开展产业对接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为东营市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促进形成以人才链拓展产业链的良好局面。

另外,同期还举行了以“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为主题的“全国铜冶金技术与装备暨铜材加工技术交流会”,旨在搭建产、学、研、用技术对接与合作平台,推动我国铜冶金技术与装备暨铜材加工领域基础研究等核心装备、关键技术和工程实践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引领行业技术向前发展。会上,中南大学副教授雷前作《高强高导CUCR系合金的设计及关键基础问题研究》,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王玮作《侧吹炉铜冶炼工业应用》,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赵发忠作《“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技术发展和科技创新实践》,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高级项目经理颜杰作《“双侧吹+多枪顶吹”铜冶炼技术的应用》,东营方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边瑞民作《方圆两步炼铜技术产业新进展》的报告。

(关键字:有色金属 工业展)

(责任编辑:01181)